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固废处理 » 正文

专家把脉宁波“垃圾革命”:打通从源头到终端的“城市静脉”

日期:2018-11-30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8
11/30
17:0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宁波 垃圾分类 固废处理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要出现的垃圾革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垃圾的产量不断提高,成分日益复杂,“垃圾围城”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绿色发展的突出“短板”。“物无弃物”,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从城市发展角度,如何实现生活垃圾从源头到终端高质量的收集、运输与循环利用,成为破解“垃圾围城”的路径之一。
 
  为此,宁波市开始了先行先试。这几年,其中的成效如何?“痛点”在哪?未来的路向何方?近日,“两山论”下的宁波实践--暨宁波与世界银行合作城市固废管理和低碳建筑研讨会召开。会上,E20首席合伙人、《两山经济》作者傅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宁波市发改委总经济师王光旭等专家,围绕“城镇生活废弃物的收集与循环利用”主题,共同探讨了宁波在固废管理上的实践探索经验。
 
  
 
  两山理论宁波对话,左起依次为周宏春/傅涛/徐海云/刘建国/王光旭


       宁波实践:打通从源头到终端的“城市静脉”
 
  傅涛博士在其首创的《两山经济》著作中指出,“两山论”的核心是通过激活以环境治理为奇点的生态循环,实现尽量少花钱、或者不花钱来保护“绿水青山”。
 
  会上,周宏春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个完整表述,这里面不仅要强调“绿水青山”的重要性,更不能忽视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实际上,“两山论”的落脚点要落在“金山银山”上,关键是找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那么,对于固废产业而言,“两山论”的具体转化路径是什么?
 
  在实现城市绿色发展的过程中,相对于像动脉一样为城市输送“能量”的制造业,将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实现上游的分类投放收集、中游的分类运输、下游的无害处置的“无缝衔接”,被称为城市的“静脉”,这条“静脉”构建了生活垃圾“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带来了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同与共赢。
 
  为构建这一体系,2013年,宁波发布《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五年行动计划》,同年7月,世行贷款宁波市城镇生活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示范项目启动。这几年,随着低碳城市建筑节能和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项目、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环境综合管理项目等多个示范项目的相继落地,宁波试图建立起一套从源头分类、收集、运输到终端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固废管理模式,成效初现。
 
  周宏春表示,当前,不少人认为,垃圾分类就能实现源头减量,实际不然,分类只是物尽所用的一个关键环节,比起垃圾分类,前端尽可能少的产生垃圾反而更重要,周宏春强调,垃圾的循环利用,不仅要从技术路线上要全生命周期地考量,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还需从经济层面、管理层面等多方思考,并形成注重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这几年,宁波不管是从理念的转变还是实践的探索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周宏春表示。
 
  作为宁波项目的深度参与者之一,王光旭对此颇为感触。他说,“两山论”搭起了良好的理论框架,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孕育出了好的实践。
 
  “这些年,宁波在政策法规、政府管理、机制建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王光旭说,第一,垃圾处理技术不断进步。原来最粗放的是垃圾处理技术,从最开始的简单填埋,到卫生填埋,再到焚烧,实践中发现,还是要分类以后再燃烧。第二,混烧和分离烧在资源利用率上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涉及成本和环境问题,分类提高了垃圾的处理效率。第三,原来可能是城管环卫处一个部门在管,后来包括发改委在内的很多部门都参与了进来,从项目的设计、实施、到协同,共同推进,整个体系的运行效率也得到了提升。第四,社会参与度越来越强,等等。
 
  “如果从多个维度看回头看,有些成效。但实践中也发现,现在的管理体系可能还是不太能适应城市高效处理要求,当前的体系在管理、监管、执行三方面的协调性上还有欠缺。”王光旭坦言。
 
  傅涛表示,城市的绿色发展,不是只做环保,不发展,实际上经济发展才是根本。固废产业是落实“两山论”的中坚力量之一,随着环境管理思维的变革,固废处理正在融入经济、融入城市、融入生活、融入社会,从成本中心走向价值中心。
 
  “宁波作为试点城市,提供了鲜活的样板。”傅涛认为,垃圾的收集循环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环节不通,系统都无法顺畅运转。这几年,从分类收集、运输到处理,再到资源化利用,宁波做了大量的工作,不过其中的环节还没有完全打通,需要从顶层进行系统设计。
 
  现实困境:我国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面临很多座“山”
 
  垃圾是由消费产生,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徐海云表示,我国所面临的生活垃圾问题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对应的,具有自己的特点:从宏观上来讲,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的垃圾产生量还会持续增多,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的人均垃圾产生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生活垃圾利用水平其实比发达国家高。
 
  因此,在徐海云看来,对于表面上数据的差距,不用多度“自卑”;对于国外先进理念,也不能过度“盲目”,只有实事求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才能找到垃圾问题的症结,为进一步找到破解垃圾问题打下基础。
 
  在刘建国看来,“我国当前的生活垃圾循环回收利用面临很多座山。”会上,他用了五句诗来系统阐述。
 
  刘建国表示,整体来看,当前的固废产业可以生动地描述为“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近年来,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刚需,“两山论”指导产业发展,但有些人只看重当中的“金山银山”,一些资本的进入给行业带来了很多新思路和新机遇,也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可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刘建国表示,对于城镇生活废弃物分类回收,存在各种各样的看法,不同人站在不同角度,确实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的角度不一样,很多解读会支离破碎。刘建国认为,城镇生活废弃物循环利用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如果不能把整个链条打通,不能把整个系统构建起来的话,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必须要打通整个链条,构建起整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不但是技术的系统,这其中还包括管理制度创新以及法律保障等。近日,宁波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宁波市专门成立了生活垃圾减量的循环利用领导小组办公室来统筹协调整个工作,“这个在国内树立了很好的样板”。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多事物的发展中间一定会经过很多的波折,特别是在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国情下,现阶段经济、社会、环保等各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发展到一定阶段确实会陷入到一些困境当中,但发展当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更好发展来解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看垃圾处理问题的时候,确实要有更远的视野,要有更大的格局,再去看这个问题的时候,今天所做的很多探索,包括很多失败的教训,其实都是为未来“凌绝顶”在积累经验。“宁波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也坚定了大家登到山峰的信心”,刘建国说。
 
  展望未来:为生态文明建设“趟出”一条新路
 
  这些年在宁波项目上的深度参与,让王光旭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固废处理是城市运行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建立和运行这一处理体系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目前,创新的探索仍在继续,而且任重道远。”
 
  会上,针对宁波项目的未来方向,专家们也一一提出了建议。
 
  周宏春指出,当前,通过制度上的自主创新设计让大家知道垃圾分类是责任,并把这个责任明确起来,“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责任,为垃圾收费制度提供依据,不然单靠奖励机制前后衔接不起来”。第二,政府部门间的协调。从容易的事情做起,决策要化繁为简,将垃圾、能源、水处理等工作系统化,即形成产业集群。第三,以最小成本运行为原则,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多元判断。
 
  徐海云则提出了三条“经典”建议,第一,垃圾处理能力,包括垃圾分类应该以需求为导向。第二,分类永远是相对,没有绝对,第三,要实现有效目标。“宁波项目受到国家重视,也集结了很多优质的资源,希望在垃圾分类、收集、利用的实践经验能够实事求地积累经验,这样才能让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还不发达的地区能够学到真正的经验。”徐海云表示。
 
  刘建国希望,宁波项目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能够尽快地落到实处,并探索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垃圾分类模式。
 
  王光旭围绕持续改进,从实操层面提出了下阶段的工作重点,包括安全、高效和可持续。他表示,从城市管理经验来看,未来最核心的工作还是要建立一个政府主导、行业协调、部门主管、属地落实、社会参与的管理体系。
 
  傅涛认为,这些年,宁波虽然在前端垃圾分类、终端垃圾处理等环节做了大量的工作,不过这些工作主要依靠的是部门间的协作,没有从市政府层面系统推进,因此,部门间很难高效协同,也尚未形成系统化。他强调,“系统化不是综合化,综合化是将各要素堆在一起,而系统化的前提是各利益关联方能够形成清晰的有机关系。这一有机关系统一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逻辑下。
 
  傅涛表示,十九大后,中国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强调的逻辑是:党领导一切,党的权利来自于人民。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对于像固废处理这样的公共服务行业,人民满不满意、人民高不高兴是评价工作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傅涛看来,垃圾处理除了要安全、高效、可持续等目标外,建议加入人民的满意度这一目标,“只有和人民站在一起,市政府才会足够重视,最终才能获得赋能。”
 
  《两山经济》著作中指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一分为二,环保和经济也一分为二。看似矛盾,总是顾此失彼,如何去实现统一,其中蕴含着“一分为三”的理念。分开了才有对冲,而这其中的三就是合,傅涛表示,“道理老祖宗讲得很明白,但还需要不断摸索,也期待‘宁波模式’这个系统工程今天拉开序幕,不断前进,为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探索出一条新路。”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