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正文

通源环境周强:垃圾填埋、危废处置产业中“通源”足迹

日期:2018-12-21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  作者:程云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8
12/21
08:3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垃圾 危废处置 环境治理

   “强监管之下,全国大量非正规填埋场的改造升级、存量垃圾整治迫在眉睫,释放巨大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通源环境也感受到政策散发的生机,仅2018年,公司已经承接近20个存量垃圾整治项目。”在“2018(第十二届)固废战略论坛”上,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源环境)常务副总经理周强如是说。
 
  会上,周强结合公司发展历程、项目案例及自身工作经验,讲解我国固废、危废行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分享了通源环境在固废、危废处置产业中的探索经验。
 
  
 
  周强
 
  本文内容根据现场嘉宾发言整理:
 
  通源环境成立于1999年,至今已有19年发展历史,从成立到现在,根据市场的变化,通源环境不断调整公司战略。
 
  拥抱市场变化,通源环境形成五大业务板块
 
  成立之初,通源环境主要从事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建设,2006年着手污泥处置技术研发,开始从事污泥处置业务;2010年,在广州、合肥投资建设环保装备基地;2015年通源环境荣获中国最具价值环保设备品牌50强称号,成立股份公司,登陆新三板;2017年,通源环境业务拓展至工业固废、水环境、土壤修复、危固废运营等领域。
 
 
  目前公司专注填埋场生态屏障修复、污泥处理处置、水环境综合整治、危固废处置与土壤修复五大业务板块,会上,周强向参会嘉宾逐一介绍公司五大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1)填埋场生态屏障修复板块:通源环境最早开发的业务板块,填埋场生态屏障修复从成立之初,一直坚持到现在,业务量持续增长。目前,此业务板块营收在通源环境的整体营收中仍旧占有较大比重。
 
  曾经有段时间,面对如日中天的垃圾焚烧行业,通源环境也在考虑,要不要压缩甚至“砍掉”它?周强表示,这几年发展下来,感觉这块市场不能丢,因为全国非正规的存量填埋场治理修复市场空间还很大,加之新增危废填埋场异军突起。
 
  (2)污泥处置业务板块:2006年,通源环境开始污泥处置技术的研发,新增污泥处置业务板块。
 
  为何从事污泥处置业务?据周强回忆,当年,污泥脱水达标后进入填埋场,给规范的填埋场带来安全运营带来隐患,通源环境敏锐的意识到污泥处理处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迅速进军污泥处置领域,并经多年探索总结出符合国情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技术,形成系统解决方案系统。目前已完成50多个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建设或运营。
 
  (3)固废/危废板块:据通源环境官网显示,公司自收购巢湖万山医废处置公司进军危废行业之后,继续加大对巢湖万山公司投入,加快巢湖静脉产业园建设,同时在安徽的淮南、庐江、铜陵等地投资多个危废项目,力争实现危废综合处置能力10万吨,目前已经成为安徽地区危废处置领先企业。
 
  (4)土壤修复业务板块:通源环境紧盯国内外土壤环境修复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土壤环境修复技术水平,根据不同的场地污染情况、污染类型、污染程度、污染源大小,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修复技术服务。
 
  (5)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板块: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水十条”政策,通源环境高起点、高投入,引入高新技术,进入水环境综合治理,在河道底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路径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同时,作为一家以技术型驱动的企业,通源环境非常重视技术的研发。现有员工约750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三分之一,拥有博士后流动站,产学研并用。
 
  接着,周强从五大业务板块出发,重点“选取”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和危险废物两大新型业务,进行详细阐述。
 
  非正规填埋场改造升级迫在眉睫,通源环境大有可为早期,因操作简单、处理成本较低,卫生填埋作为生活垃圾处置的主要手段,被广泛采用。尤其是2005年以后,我国垃圾填埋场的数量逐年增长。
 
  据统计, 2016年底,全国卫生填埋场数量约1840座,其中,城市657座,县1183座。预计十三五期间,城市填埋场数量不会有显著增长,2020年数量近700座;县级填埋场数量还将有所增加,平均每年100座,2020年数量约1700座。
 
  不可否认,随着垃圾焚烧领域快速崛起,早期简易垃圾填埋场因选址、二次污染等诸多原因,发展受到限制,慢慢地走下坡路。周强认为,对于人口规模较少的小县城,日处理300 吨以下的,卫生填埋比焚烧处理性价比更高。
 
  此外,填埋处理技术作为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是各地必须具备的保障手段,重点用于填埋焚烧残渣和达到豁免条件的飞灰以及应急使用,剩余库容宜满足该地区 10 年以上的垃圾焚烧残渣及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要求。
 
  强监管之下,全国大量非正规填埋场的改造升级、存量垃圾整治迫在眉睫,释放巨大的市场空间。《“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预计全国存量垃圾治理项目803个,其中拟封场处理能力16.31万吨/天。
 
  近年来,通源环境也感受到政策散发的“勃勃生机”。“仅2018年,公司已经承接近20个存量垃圾整治项目。当年的简易填埋场对土壤、地下水的破坏很大,必须大刀阔斧进行修复与治理。”周强补充说。
 
  垃圾填埋场治理中的“通源”足迹
 
  作为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先行者,通源环境一直深耕此领域,不仅承接了湖南省张家界市煤炭湾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黑龙江省鸡西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填埋场防渗工程、安徽省合肥市龙泉山垃圾填埋场工程、安徽省淮南市龙王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等200多项工程案例,而且也担负起桂林市冲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工程、合肥市清溪路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阜阳市莲花塘垃圾填埋场环境综合治理EPC项目(存量垃圾筛分)、四平铁东区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存量垃圾)等存量垃圾治理“重任”,打造一个一个精品示范项目(如下图)。
 
  
 
  图为合肥市龙泉山生活垃圾处理场,选址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龙泉山,工程概算2.78亿元,占地约670亩,总填埋库容1656万m3。合肥市龙泉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获得省优工程黄山杯奖。
 
  
 
  图为桂林市冲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垃圾堆体整形与处理、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封场覆盖系统、地表水控制、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植被恢复及其他辅助设施。
 
  
 
  图为合肥市清溪路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工程总投资7800万元,占地约175亩,垃圾堆体总量220万吨。建设内容包括:垂直防渗工程、垃圾堆体整形与处理、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封场覆盖系统、地表水控制、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植被恢复及其他辅助设施。
 
 
 
  图为四平市铁东区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封场覆盖面积56600m2,垃圾堆体总量40万m3。建设内容包括:垂直防渗工程、垃圾堆体整形与处理、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封场覆盖系统、地表水控制、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植被恢复及其他辅助设施。
 
  危废处置产业中的“通源”足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危险废物产量也出现明显增加。根据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危险废物产生量为5347.3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34.49%。
 
  由于统计数据是根据企业自行申报,不包括企业自行处置的数量以及少报瞒报损失的数据。周强认为,算上它们,我国危险废物的实际产生量远远大于统计量,根据专业机构按照危废产量占工业固废产量的比重来测算,到2020年危废产生量高达8000万至1亿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危废处理能力缺口巨大。E20研究院认为,根据现有的危废核准处理能力,我国危废实际处理能力缺口达30%,广东、东部沿海城市缺口很大。
 
  周强表示,以安徽为例,安徽的综合危废企业很少,只有5家,供需不匹配。为弥补安徽省危废医废处置能力的严重不足,通源环境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收购巢湖万山医废处置项目进军危废行业,承担巢湖市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年处置量达1800吨。
 
  同时,通源环境在淮南投资5亿元,建立14.6万吨/年的综合危废处置项目;在庐江投资3亿元,新建6万吨/年废油再生工程项目;铜陵年处理能力6万吨的废酸项目 ;在日喀则市,运营管理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
 
  
 
  图为淮南固废处置中心项目
 
  
  图为庐江新建60000吨/年废油再生工程项目,占地面积95亩,总投资3亿元。
 
  
  图为日喀则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规模为 3.0 吨/天。
 
  对于过热的危废市场,周强表示了担忧。他认为,未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也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一窝蜂上马危废项目,未来的风险也会加剧。
 
  “固废的概念比较广,不局限于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工业危废等,也包括其他相关行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针对固废行业,发言结尾,周强也提出一些思考:
 
  (1)环保固废领域前景广阔,环保督查、“回头看”、“清废2018”,存量废物处理项目爆发;(2)政策及市场动荡且复杂,参与企业良莠不齐;中小环保企业如何生存与发展;(3)应加强环保项目投资、建设及运维全过程监管,推动分领域特色企业发展,建设固废处置领域示范企业;(4)以政策为导向,探索产业新模式,聚焦产业新技术;深化责任意识,不忘初心,寻求固废处理处置新突破。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