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批世界型企业,其中的佼佼者大多已登陆资本市场,成为A股、港股,甚至是美股的明星公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成就的一张张名片。
十九大以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到达新高度,瀚蓝环境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已形成完整的生态环境服务产业链,其固废业务独特的“南海经验、瀚蓝模式”成为业界范本,日益增长的垃圾处理能力使得公司营收和利润不断向上突破。
本期高质量发展在行动,证券时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周一对话瀚蓝环境总裁
金铎,共同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
证券时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周一(左)
瀚蓝环境总裁金铎(右)
战略的动态管理以及落地发展至关重要
周一:您也是资深的资本市场元老,来瀚蓝环境也有十多年了,把瀚蓝环境从当初的一家区域性的以供水为主的这么一个上市公司,带到一个全国性环保行业领先的公司,想问问您,您在这个过程当中把握了那些关键的点,有什么经验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金铎:其实有几个方面,我觉得很重要,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能够有自己的战略,按照战略能够落地和发展,第一个很重要的,我觉得就是我们和股东的关系,特别我们瀚蓝环境是作为一家国有相对控股的一个上市公司,同时从事的行业本身又是综合环境服务公用事业类,所以这一块我们和股东的关系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点,我觉得呢,也得益于在这样一个信任和支持之下,那么瀚蓝的管理团队十来年过程中,我觉得还是保持了一个非常好的企业家的精神,和整个团队的一个相对稳定,就使我们的战略决策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来逐步地得到落实,我觉得这个是对我们走到今天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个公司来讲,我觉得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战略的动态管理能力,就是要随时地能够既是前瞻性地看到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把握住一些机会,又能够有一些提前的布局和谋划,同时到关键的时候,能够敢于担当、大胆出手。比如说我们实际上最早是一家供水的企业,我们在当时看到了供水这个行业,在一个行业发展的周期来看,我们觉得它已经很快就要走到成熟期,就要走向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那么如果这个公司只靠供水业务是没有办法继续发展的,这时候我们的策略就是我们区域内能够掌握的资源就相关多元化,所以我们就进入了污水处理领域,然后我们又进入了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其实都是在本地先进入的,我们把这些资源掌握了以后,我们有一个精品的战略,所以当时就基于这个策略才有今天这个产业园,所以其实瀚蓝能够走到今天,所以当时就基于这个策略才有今天这个产业园,也就是当时我们想要做就做全国一流的。当年的那个收购(创冠)也是很重要的,那样的话一举就突破了我们从区域性公司向全国性公司的转变,事实上也突破了我们从一个单一的公用事业向综合环境服务的转变。
周一:能不能讲一下瀚蓝的模式样本,它核心的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金铎:就是讲到一个最朴素的商业道理,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我们在想能不能有一个模式,解决城市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以这个为出发点以后,正好当时我们在这个园区,当时也不叫园区,其实就是建了一个,第一个我们400吨的项目,其实就是一个想再做一个1500吨的新的垃圾电厂,那能实现什么呢?节约用地,政府的集中管控,还能够实现我们链条衔接以后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的降低,还实现了邻避效应的一个综合解决。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集约化的系统性的综合性的一个解决方案,目前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大概两年前左右,国家四部委就整个固体废弃物处理,就是生活垃圾处理这一块,因为我们目前还是全国唯一一个真正落地的这样一个产业园的模式,他来看了以后,他们是非常认同,所以把它写进了这个指导意见里,鼓励以生活垃圾为核心来综合协同处理,污泥、餐厨垃圾,包括现在我们产业园扩张以后,我们还把工业废弃物的处理也把它结合在一起,就是这种产业园的模式,就是这么一个形成的过程。
周一:这么一个好的模式,按我理解,我觉得应该它会很有吸引力,而且会得到大量的复制,但是这块目前看起来,这个复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您觉得这个复制进度比我们预期的慢一点,原因在哪里?
金铎:我们觉得这个就是要因地制宜,特别是我们现在看到已经有了项目,比如说已经落地的一些什么垃圾焚烧发电厂所在的区域,它是有逐渐向产业园发展的趋势的,可能要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落地,但是这个并不是我们盈利的一个完全的核心所在,还是要靠我们在各个业务上面的发展。
随着环保产业的地位逐渐提高以及升级发展,瀚蓝环境选择兼并重组的外延式发展与内生增长相结合,不断扩张事业版图、提升发展潜力,迎接未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继续坚持践行绿色理念和履行社会责任。
未来内外增长并举 行业前景广阔
周一:未来咱们公司要实现相对比较高的增长、盈利,这一块主要是依靠内生的增长还是会相对来说比较依赖外部的并购,外部不断地拿新的项目来实现高增长?
金铎:内生来增长是一个方向,但是我觉得外延式的增长,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讲是必不可少的,是一定要走外延的路。当然外延里面,可以通过我们所谓的绿地项目,就是新建,也可以通过并购,这两个方面应该是要并举,可能对我们来讲,并购也是一个非常现实和符合自己的资源禀赋和特点的一个选择。
周一:您现在判断一下整个行业未来发展更大的机遇在什么地方?行业的前景怎么样?
金铎:这个行业确实面临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我觉得,它体现在几个方面,因为它原来是一些沿海,或者是一二线的城市,省会城市,现在已经去到了一些地级的、县级的区域了,甚至是一些比较大的地级市的区里面,所以这个市场本身还是有,向纵深的发展。另外一块比较大的市场就是工业和危险废弃物的市场。还有,像我们比如说市政类里面还有没有完全被满足的需求,比如说污泥处理,生活污水的污泥处理,现在也很大的缺口。另外现在还有比如说农业类的污染源,比如说病死、畜禽的处理。另外一个,现在来看,一些关键或者主要的,市场容量大一点的细分行业的技术,经过前几年的试错,逐步趋于成熟和稳定。再一个,政府对价格的敏感度我觉得在下降,所以我觉得这是对一些比较注重质量发展的企业,还是提供了一定的机会,所以我觉得这个前景还是挺好的。
周一:咱们现在公司几个主要的业务构成,一个是固废处理、燃气、供水、污水,这几块未来可能成长性,扩张潜力比较大的应该是哪个板块?看点多一点?
金铎:我觉得主要是固废业务,当然燃气的增长可能还是不错,污水处理这块业务,其实我们近期,这两年也有一些发展的变化和思路,第一个事情就是我们厂网一体化管理,对政府的好处就是厂和网打通了,第一个给政府管理来讲有更好的管理手段了,对我们来讲,我们的成本降低了,我们觉得这个路,慢慢地我们也期待把这个路是不是向其他地方输出一些服务。
周一:我看您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好像也提升了两个百分点,成本控制这块,现在有没有成本上升的压力?
金铎:很大,今年其实我们得到增长,其实还真是挺不容易的,我的环保耗材在全国区域范围内增幅不一,有的地方可能增长30%,有的地方可能增长50%,所以这个对我的成本压力是很大的,像尿素、活性炭、生石灰,价格都涨得很快,优质供应商也越来越少。
周一:怎么样把这个成本上涨的压力转移出去,能不能通过我们涨价转移一点出去呢?
金铎:涨价都是滞后的,不可能说现在涨了,马上你的价格就涨,一般这个调整都有个周期。而且跟政府谈涨价还是比较难。
周一:我看你们也不少国际机构投资者进来,这些国际的机构投资者进来之后,有没有到公司做调研、做交流,跟你谈一谈他们看准公司的哪些方面?
金铎:我觉得首先一个信誉吧,长期的投资,我举个例子,像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断断续续吧,中间他也有离开的时候,最近又有进,他也有大概十年左右的时间,首先他是觉得,每三年他来一次,他说我来了以后,你上次三年跟我说过的要做的事情,基本上都兑现了,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讲究有诚信,或者你的战略部署是能够落地的,他这个是比较看重的。也有看重我们确实一个业绩比较稳定,有稳定的分红,我们对风险的控制还比较好,然后业绩还有一个,虽然他们知道我们不会有一个爆增,但是你会有一个非常稳健的成长,我觉得他对我们的稳健性还是比较认可的。比尔盖茨那个挺有意思的,他是当年进入中国的时候第一家买的是我们,那时候还叫南海发展的时候,他好像是去年又买回来了,他也有一个不断的认识和调整的过程。他是追求你是一个诚信的企业,你的业务又是稳健的,你有比较好的分红政策,感觉到对你比较放心,他们不是追求那种热点、概念。
周一:公司对社会责任这一块也是比较重视,据说咱们公司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社会责任部来做这样一件事,咱们公司针对社会责任实践有哪些做法?
金铎:我们是这个行业第一个提出来社会责任的企业,这个行业是B2G+C,就是我们的客户是政府,但是我们的用户是真真正正生活在你周边的对象,我们提出的经营理念就是三好,三好就是我们成为城市的好管家,行业的好典范,社区的好邻居,其实我们的这个责任就落在这个好字上面,我们也在这个行业非常早地开始每年自发地、自觉地写社会责任报告,到去年我们已经有差不多十年了(写)社会责任报告,当然我们觉得真真正正的责任,还是要首先体现在成为好管家,就是你真真正正地严格地按照国家的规范,自律地来进行你的生产运营管理,然后再践行你的绿色理念,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建立。
证券时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周一
瀚蓝环境总裁金铎
与证券时报社记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