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挺进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这一年中,“
环保好声音”此起彼伏,振聋发聩,指引着环保工作前进的方向,引起着环保人的共鸣,助推着环保的大步迈进。中国环保在线摘取10大“环保好声音”,以飨读者。
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
要依靠改革创新,提升环境治理能力。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健全多元环保投入机制,研究出台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方面的改革,把更多力量放到包括
环境保护在内的事中事后监管上。抓紧攻克关键技术和装备。强化督查执法,大幅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一些地方出现的环保“一刀切”问题,既损害了党和国家形象和合法合规企业权益、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违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更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干扰,必须态度鲜明、坚决反对,严格禁止。
——生态环境部部长 李干杰
环境保护将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而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吹个号、打个冲锋就能够一劳永逸的。无论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蓝天保卫战必须打好,坚决打赢,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只有这样,才能使天更蓝,环保产业在污染治理中得到发展壮大,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才能早日到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宏春
环保不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但环保政策效应叠加在宏观经济政策和资源等政策的分化影响之上,无形之中放大了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对环境保护负面评价,这是造成环保政策经常“背锅”的原因。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吴舜泽
转型期也是窗口期,是环境保护最好的时期,垃圾分类也正当时。目前,我国垃圾分类
制度体系已经搭建起来,只是实施成效还没有显现。相信随着生态文明的不断推进,通过一两代人的持续努力,终究会成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常纪文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企业,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一定要结合国家战略的需要。只有把握趋势,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在机会的牵引下陷入困境。环境产业应当关注未来的方向,可以从生态环境部机构变化当中寻找指引。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 赵笠钧
环保这个行业如果按传统方式做下去是不可持续的,但是这个行业也有很多新的商业机会,尤其应在细节上突破。可以说,环保产业是蓝海也是红海,如果有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突破就是蓝海,反之便是红海。
——桑德集团董事长 文一波
以前,五万多家良莠不齐的企业“一窝蜂”做环保,都可以赚到一些钱,现在则到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的时候;以前,靠人脉就可以拿到项目,现在到了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阶段。产业到了调整与整合时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国务院国资委副部长级干部、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赵华林
环境科技进步是无奈的进步,伴随着工业任命和人类活动和追求福祉造成的环境污染,我们不断发展环保技术,这样的一些环保技术,像活性污泥法、高级化学氧化方法等等,这些方法得益于科技革命的进步。这些技术,在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健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曲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