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司: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黑龙江省于2014年初成立了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设在省环境监测中心站。2015建设完成省级预报预警平台,采用了中科院NAQPMS模式、美国CMAQ模式及动力统计等预报系统,2016年正式对外发布预报信息,在重污染和重大活动期间每日不间断发布预报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九大”及2019年“两会”召开期间,积极配合完成区域联合保障工作,参与开展京津冀及东北地区视频联网会商,每日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东北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中心上报预报预测信息,与省气象台开展会商共享预报信息,通过国家信息发布平台和省厅门户网站及时向公众预报信息和防护建议,为各级领导和部门作好空气污染防治决策提供技术支撑。2018年重污染期 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跨级预报准确率均超过85%,基本满足预定目标。
建立与省气象局的联席会商制度,签署了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合作协议,双方搭建了数据交换系统,建立了6兆带宽的专线连接,实现数据共享,共同对气象条件等级,重污染天气发展潜势等问题进行会商。
加强与国家监测总站的密切合作与信息互通。开展国家到省级信息系统联网工作,积极开展网络,服务器节点,数据库节点的搭建工作。专门部署高性能专用服务器用于接收和解析使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下发的指导产品,同时积极参与总站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运行测试工作,与总站预报中心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反馈。目前,信息交换联网系统运转良好。
截至目前,“大气环境气象遥感分析查询系统”已经完成开发并投入使用,该系统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的多要素分析与预测。省级预报部门基本具备了7天空气质量预报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预报业务的不确定性造成技术难题。预报业务的不确定性取决于排放源和气象条件的变化。空气质量预报接入气象、排放数据、下垫面分布等多种输入,运用许多模型机理和参数,依赖于对输入、输出信息进行解释的预报员的经验判断,这些复杂因素叠加有时会放大结论的不确定性。例如秸秆焚烧这类时间尺度上突发、空间尺度随机的低矮排放源,虽然影响极大,但却难以掌握,在模型技术上是一个很大难题。再如气象条件预报的不确定性中,关系到污染物沉降的雨雪过程,天气系统转变的时间节点等关键要素,误差时常会很大,这给空气质量预测造成了极大困难。
(二)预报机构和队伍体制机制不健全。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各省级站、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及重点地区地级市于2016年相继开展了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目前,我省生态环境系统具备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的单位只有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哈尔滨市站,其中只有省站设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但是无论机构规模和人员数量上都与其它先进省份相距甚远。
(三)预报系统软硬件薄弱且资金投入有限。我省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目前基本满足日常业务需要,但是面临未来更高的业务需求,现有系统从软硬件方面还是显得薄弱。主要表现在集群关键的运算节点、存储节点相对较少,集合预报模式少,预报中长期产品服务器压力极大,不利于业务化运行。缺少资金开发数据整合接口与应用平台,受集群环境限制,难以增加更多功能模块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全省预报系统整体提升。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现有系统计算和存储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预报质量。推进预报系统向13个地级城市延伸,开发省与地市间预报信息互通互联系统,计划开发相应的配套模块,全面提升我省空气质量预报预测能力。
(二)加强部门和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继续强化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东北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中心、省气象局等部门的互联互通,提升区域联控和预报信息的共享程度,做好重污染天气过程的趋势分析,完善会商研判机制,提高预报的准确度。
(三)加强预报人员队伍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地市级预报预测人员的培养,定期对基层预报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和业务指导,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2019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