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市四大水系、八大国家重点流域控制单元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考核断面比例达到20%及以上,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考核断面比例控制在20%以内,并力争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根据日前对外公布的《邯郸市碧水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新一轮治水热潮已在邯郸掀开帷幕。
重点区域:太行山区水源涵养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南水北调、引黄入冀等生态补水试点区;大运河生态带。
对漳河邯郸市控制单元全域,坚持自然恢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扎实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与配置、水土环境污染治理、河湖生态保护修复、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与监控能力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水源涵养功能维护,确保水源水质安全。2020年底前,漳河岳城水库出口断面维持地表水Ⅱ类标准。
重点强化上游环境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维护,系统治理污染点面源,统筹推进入河流综合治理。2020年底前,滏阳河九号泉断面保持地表水Ⅲ类标准,滏阳河曲周断面、老漳河西河古庙断面保持地表水Ⅴ类标准并力争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洺河沙阳断面、留垒河张村桥断面保持地表水Ⅴ类标准,滏阳河郭桥断面、合义渠城角村断面基本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氨氮≤6.5mg/L)。
对卫运河邯郸市控制单元全域和卫运河邢台市控制单元邯郸市部分,坚持生态容量扩充与污染总量削减并进,加快实施污染源头治理、河道内源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充分发挥河长制管理效用。2019年底前,卫运河秤勾湾断面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并力争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重点任务:流域综合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业污水达标治理、城镇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河湖清理和生态修复。
2019年底前,统筹流域边界与乡镇(街道)边界,进一步划分省级、市级和县级控制单元,明确分年度水环境质量目标。严格落实生态补偿金扣缴制度,进一步完善横向生态补偿办法。以全市7个优先控制单元,依据污染构成特征,统筹考虑各控制
单元水资源环境容量、城镇产业分布和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按照水质目标,逐年制定差异化减排目标。2020年底前,全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25%和22%以上。
完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合理划分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划分准保护区。对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实施隔离防护,对穿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铁路、公路、桥梁等设置安全隔离和环境应急设施。2019年底前,实现全市18条重点河渠跨界断面水质监测全覆盖,按照自动监测优先原则,推进市级水质监测自动站网络建设。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饮用水监测监控体系建设,全市县级以上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自动采集率达到100%。
落实控制单元管控措施,根据水质目标和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细化功能分区,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修订完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地下水超采区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准入。对造纸、焦化、氮肥、石油化工、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十大”重点行业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行新增主要水环境污染物排放倍量替换。
而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方面,2019年底前,主城区及各县(市、区)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其中主城区雨污分流率达到95%以上;县城建成区雨污分流率达到80%以上。鼓励有条件的区域通过人工湿地、深度处理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而对属于子牙河水系、黑龙港和运河东水系等有流域排放限值的县(市、区),要根据流域排放限值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