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正文

全球塑料垃圾困局如何破解:塑料垃圾处理三大难题

日期:2019-06-13    来源:环球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9
06/13
11:5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塑料垃圾回收 塑料垃圾处理 废弃物处理企业

  既然有多种处理模式,为什么塑料处理仍让全球挠头呢?
 
  首先,塑料产量太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塑料产量的增长速度比任何其他材料都快。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联合国环境署2018年的一份报告称,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0亿吨塑料制品中,被循环利用的只有9%,约12%被焚烧。其余79%最终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流入自然环境中。目前,全球每年用掉的塑料袋多达5万亿个,如果一个个排开,可以覆盖两个法国。
 
  其次,无论是化学方法还是物理方法转换利用,均面临一个困难,即回收的废旧塑料品种混杂,不易鉴别分类,另一方面又特别不干净(如一次性饭盒),清洗非常困难,回收成本很高。分拣是决定材料复用经济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外分拣技术发展很快,很多自动化分拣线已经投入使用,可非常准确地对不同种类的材料进行分拣处理。而这个分类过程必须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完成的环节,比如经过家庭第一次分类后,将塑料垃圾分为“可燃”“不可燃”“可回收(资源)”三大类;回收企业再进行第二次分类:将可燃垃圾单独集中,将不可燃垃圾进行破碎分选,将可回收塑料按类别集中;再由废弃物处理企业进行最终处理。
 
  再次,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成本与收益问题:塑料垃圾的综合处理成本是否低于资源再循环利用后所创造的综合价值。这个综合价值既包含经济价值,也包含社会价值。而综合处理成本是一道看不见的门槛。因为这个领域的特点是,既要占用大量劳动力,又要很高的技术(资本)。比如焚烧炉的环保措施要高于煤炭发电厂;废塑料的筛选机就是大型精密仪器,其一台光电分选机的价格就很高等。同时,在塑料垃圾回收过程中,有收集、运输、分拣等工序,又需要大量人工,而发达国家普遍不愿在相关领域提供如此多的劳动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塑料垃圾处理最终其实是市场经济在全球配置资源的结果,并不是说世界上没有相关处理技术,发达国家在相关技术领域更加先进,但因为他们觉得成本上不划算,因此就要找到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处理方式——将塑料垃圾大量出国到发展中国家。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