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后,气温上升,蔚蓝的天气却因为臭氧超标,被监测为污染天气,东莞今年就遇到这样的“假蓝天”。6月11日,从市
生态环境局了解到,针对臭氧污染,东莞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通过“源头减排、末端治理、全流程控制”组合拳,削减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有效遏制臭氧污染。我市今年前5个月臭氧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
成立专门机构防治VOCs
VOCs气体是产生臭氧的主要前置物,在高温和强光条件下,氮氧化物(NOx)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形成臭氧。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耀辉坦言:“东莞臭氧污染比较严重,与产业结构息息相关。”作为制造业名城,印刷、家具、制鞋、塑料、金属表面涂装等企业扎根东莞,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而这类企业,无论是原材料,还是生产工序,都会产生氮氧化物和VOCs气体。因此,针对VOCs企业整治工作,通过地毯式排查,摸清了底数,建立了重点企业名录,制定了实施方案。
今年机构改革后,市生态环境局专门组建了大气环境科,统筹负责全市大气、噪声、光等
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明确要求开展
VOCs污染深度治理,通过技术指导,对重点污染源实施“精准发力”。
指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张永聪告诉记者:“防治臭氧污染,关键在于削减VOCs排放量,将通过三招组合拳,对全市VOCs企业进行集中整治。”
在源头上,严格控制煤炭消耗量,推动沙角电厂燃煤机组、造纸厂关停,全面推进“煤改气”,使用清洁能源;推进低挥发性原辅材料生产线的改造,从源头上控制VOCs排放,今年前4个月煤炭消耗量同比削减9%。全面提升末端治理设施,加强空气质量核心控制区范围内的重点VOCs企业淘汰和搬迁。着力加强全流程控制,全面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全市机关、物流、公交车、快递等领域更新或新增车辆全面使用纯电动车,今年前5个月仅公交车就有1170辆纯电动车上路行驶。
张永聪还透露,在整治VOCs过程中,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不仅建立了整治名录,还提供技术指南,指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过去一年,全市就完成4908家VOCs企业整治,其中803家企业完成源头治理、4105家落实末端整治措施。我市今年前5个月臭氧平均浓度为138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