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顶层设计还是从执行力度来看,
垃圾分类这回动真格了。
不仅要分,还得分对。2019年6月,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将梯次进入“强制分类”时代,并在2025年将垃圾分类覆盖到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同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则有望将垃圾分类纳入国家立法范畴。
从三大切口加速淘金
眼下,从
垃圾处理体系的健全,到居民习惯的悄悄改变,再到末端处理技术的研究加速,与垃圾分类相关的衍生行业也日渐火热起来。诚如诸多新奇职业开始浮出水面:传说中的垃圾分类师月薪过万,再如退休大妈在楼道里贴广告代扔一次垃圾收5元。从分布区域来看,垃圾分类立法先行、政策基础良好的长江经济带尤其是下游地区,将占据需求优势而夺得行业发展的先机。
同样地,垃圾分拣回收产业、固废产业、资源再生产业和环卫设施产业将会因垃圾分类产生市场机会。对于前端分类环节来说,垃圾分类APP、餐厨垃圾处理器、社区垃圾站设备及识别和处罚系统建设商等新业态将诞生,但就目前形势而言远未达到爆发程度。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正趋向同质化,各大生产厂商抢占市场的价格战已经打响了,销量从2018年下半年至今呈现出上涨趋势。
往外扩展的话,保洁公司、环卫工人如何高效率完成垃圾分类任务,也包含了大量面向B端、C端公司的机会。原本是处于末端的垃圾混合处理系统,要改造成现在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就必须增加投资、提升技术含量。焚烧一吨垃圾大概产生的收入为280元,清运一吨垃圾大概需要850元。直观来看,清运的市场远大于处置的市场规模。
但在环卫系统这一层面,仍然未实现市场化,政府需要给环卫公司进行补贴,环卫公司负责将垃圾扔到填埋场或者焚烧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环卫企业有5000多家,但初步形成规模的环卫企业仅有一两百家。曾经走街串户的“收荒匠”承担废品回收的工作,而到了处理环节,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就集中在几家上市公司为主。
风口下创业是危还是机
东方证券研究所给出的数据显示,以上海模式测算,全国范围内普及垃圾分类将孕育一个规模接近2000亿元的巨大市场。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理事长张益估算,未来10年,垃圾分类带动的产业规模大概有4000亿元。
有人制造出垃圾,就有人在做垃圾创业。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创业机会更成为各大资本觊觎的又一块蛋糕。开始是一些做垃圾分类或环保的企业股票瞬间大涨,引得其他玩家纷纷涌入抢占先机。根据Wind数据显示,垃圾分类指数中包含17家上市公司。一些企业嗅觉敏锐,仅7月上旬,就有约200家垃圾分类企业注册。
垃圾分类的衍生行业不仅局限于垃圾的基础回收和处理,更能延伸到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创业企业也投身垃圾分类,多个“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项目受到资本青睐。这些“互联网+回收”企业提供上门回收废弃物品服务,居民通过手机APP或微信下单预约时间,回收员上门取走废弃物品并支付一定费用。“这背后需要一整套处理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计算技术的发展,垃圾分类识别将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除了创业系统通过垃圾分类业务获取流量外,百度搜索、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就先后上线垃圾分类指南,主推小程序及宿主的APP获得更多打开机会。但业内认为,上述模式并没有解决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个根本问题,因为到了线上之后,需要APP,做后台运营,投入较大。
然而垃圾分类市场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容易。“尽管获得资本支持,但项目最终能否真正营利还有待市场验证。”根据目前的测算,还需要回收量的增长大概两倍左右,就能达到一个单个城市的运营盈亏打平了。可能一旦行情生变,资金就难以回笼,如果公司正好融不到资就会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