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上海实施严格的垃圾分类管理,让垃圾分类这一话题再度引爆舆论。事实上,垃圾分类在许多地区已持续多年,不仅一些大城市走在前列,不少村庄、乡镇也积极行动,分类成果可圈可点。但也有一些地区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半途而废。
在乡村地区,由于垃圾种类、居民生活习惯、垃圾收集和处理等相关条件不同于城镇,推行垃圾分类要解决的问题和难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如何根据本地特点,因地制宜、持续有效地推进垃圾分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些先行先试地区的经验也值得借鉴。
由简入繁,村民更易接受
垃圾分类看似简单,但要真正落实到位,却并不容易。首先要让村民乐于接受,然后逐渐改变观念和认知,并形成习惯。这一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因此,一些较早实行垃圾分类且成效不错的乡村地区,在刚开始或较长时间内所采用的分类办法大多简便易行,适合农村特点。
浙江省金华市在2014年就开展了
农村垃圾分类试点,采取的分类办法是“二次四分”,即由农户进行第一次分类,将自家的垃圾分成可烂垃圾和不可烂垃圾,再由村保洁员对收集来的各户垃圾进行第二次分拣,将不可烂垃圾分为好卖的垃圾和不好卖的垃圾,然后进行转运和处理。由于分类简单,村民很快就接受,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金华市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就覆盖了98%的行政村,垃圾减量80%以上。
去年6月,南京市启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也借鉴了金华市的做法。在每个农户院门口统一配置两个垃圾桶,村民只要按“可烂”或“不可烂”两类分投即可。村保洁员再将不可烂垃圾按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三类进行分拣。南京市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进展也很顺利,到当年底就有600余个行政村启动,一些乡镇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全域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和分类覆盖面超过了一些大城市。
也有部分农村地方在实行垃圾分类过程中对第一次分类的要求稍高一些,比如,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要求村民将不可烂垃圾分成玻璃类、废纸类、塑料类和有害垃圾4类;四川省丹棱县要求村民将不可烂垃圾分成有害的、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3类。即便多了几项分类,但标准较为清晰,村民也很容易区分。上述两地的垃圾分类工作已持续七八年,绝大多数村民早已轻车熟路。
据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了解,目前推行垃圾分类的农村地区,基本采用的是两种办法,一是类似金华市的农户第一次分类、保洁员再二次分类的办法,二是四川两地实施的一次到位分类法。前者易学易用,易记易分,适合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辨识水平,操作简便,因而容易推行,但这种办法也有局限,如若村组垃圾量较大,二次分类就有压力和难度;而后者省去了中间环节,但村民适应需较长时间,也需更强的监督管理机制。
是二次分类还是一次到位,记者认为,需要根据当地实际,而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是形成垃圾分类长效机制的务实之举,更易于让村民接受,并持续坚持。
两层激励,村民更有积极性
对居民来说,垃圾分类是一项义务,需要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公益精神。但农村居民大多习惯收纳旧物,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分类、分投垃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因此,采取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措施,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十分必要。事实上,不少农村地区就是这样做的。
积分兑奖是许多地方采用的激励方式之一。记者在安徽省黄山区采访时了解到,当地一些村庄从2015年开始就采用这一方式推动垃圾分类。新丰乡丰溪村在区妇联支持下开办了全区首家公益超市。村民将自家的玻璃、纸盒、电池、塑料等可回收垃圾送到村里的回收站,换取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后,再凭积分到公益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如食用油、牙膏、肥皂等。奖励虽小,但对村民产生了不小的激励作用。村民不再乱扔垃圾,养成了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
从去年开始,南京市一些村庄也采取了积分兑奖办法来提高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准确率。村保洁员每天上门收运垃圾时根据村民垃圾分类投放情况进行打分。村民可用积分兑换物品,30分可换一包抽纸,50分可换一支牙膏,70分可换一瓶料酒,95分可换一卷保鲜膜。如果每天分类准确,农户一个月可获得120分。在物质激励之下,村民认真分类,准确率不断提高。
除了物质奖励,精神层面的激励也非常有效。去年以来,南京市一些村庄每月按“好、一般、差”三个等级,对农户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评比,并公布结果。成都市温江区一些村庄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农户除了给予物质奖励,还把积分记录下来,作为每季度测评优秀农户、院落的依据,不同于城市,农村属于熟人社会,村民们对荣誉更加在意。在这套制度激励下,村民相互竞争,彼此监督,形成了积极参与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好氛围。
就地处理,更能减轻工作量
相比于城镇,农村垃圾种类更多,除了生活垃圾,还有生产垃圾,分类处理难度较大,但许多地方的相关设施还不完善。因此,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设施,是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关键。
沼气池和堆肥曾是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设置,但因种种原因,这些设置在一些地方或被废弃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近年,不少地方又重新启用或建设沼气池和堆肥,作为部分垃圾就地分类处理的一个有效途径,大大减轻了垃圾转运和集中处理的工作量。
2014年以来,金华市在各村单建或联建太阳能辅助堆肥房,在居民集中区建微生物发酵器,以处理农村和城镇分拣出的可腐烂垃圾。这些垃圾经处理后生成有机肥,用于工农业生产。目前,全市已建成1853座太阳能辅助堆肥房、64座微生物发酵器,实现了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四川省丹棱县一些村庄,近年在农户家中建设沼气小池,每家的剩菜瓜果烂皮直接倒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烧水做饭,不但实现了资源再利用,也减轻了村民垃圾分类的劳动量。
垃圾分类处理是一项持久工作,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在大部分村庄,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投入,还需要村集体和村民自己筹集。成都温江区一些村庄的做法是,村集体出一点,致富能人捐一点,公益项目支持一点。丹棱县则实行村民每人每月缴纳一元垃圾收集费的办法,这一元钱的自筹,不但解决了垃圾分类处理的部分费用,还增强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的责任感。
垃圾分类关系到生活环境、资源节约,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体现。农村的广阔地域、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决定了垃圾分类处理既有优势,也有比城镇更大的难度。只有针对本地实际,制定分类标准和办法,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完善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基础设施,把分类工作做细做实,才能让垃圾分类形成长效机制,让分类习惯内化于心,从而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和文明水平,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