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一经推广就成为了今年的热词,环境问题也随之被大众所重视。而近日“空气垃圾”分类图鉴的发布,再度加深了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并对对空气污染有了新的认识。
“空气垃圾”泛滥,大气监测遇难点
目前,我们所生存的空气环境中存在大量污染,其中包括颗粒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以及微生物污染物,它们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及身体健康。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便着手打造环境空气监测系统,并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了1500多个监测点位,实现了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2.5等多个主要污染物的监测。
但是,由于监测点建设成本高,空间分布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国内现有空气质量监测点存在诸多盲区。另外,督查队伍力量与自动化程度的不足,导致现有监测效率十分有限,严重阻碍着我国对大气污染的有效预防和治理。
无人机成解决问题的关键钥匙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让
大气监测领域的相关人士看到了希望。
无人机的灵活性、低成本、高自动化等特点,既可以实现从地面到高空的垂直无盲区连续观测,也可以实现对船舶、机动车等移动污染源的灵活监测。其监测范围、效果与准确性远高于传统监测手段,能有效弥补现有监测系统的不足。
无人机的应用不仅能从多角度实时展示空气污染分布情况,为大气防治的管控决策提供数据基础。还能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从治理和执法的角度出发,拓展视野,丰富取证手段,让大气防治变得简单便捷。
鉴于此,自2017年以来,我国多个省市开始了“无人机+大气监测”模式的尝试。
常态化发展尚需解决3大问题
虽然无人机应用于大气监测防治的成效明显,但要实现常态化发展还需时间,眼下的“无人机+大气监测”模式还需从法律、技术、人才3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应该解决的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我国现有无人机的发展和应用缺乏完善的标准和法律规范,这点已成共识,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仍在紧张的制定当中。
其次是技术的突破与完善,目前无人机在大气的监测及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具有突出的成效,但是其发展空间远不止于此,而作为技术因素上的一大缺点,无人机技术和配件无法保证采集数据的完全准确是阻碍其现阶段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在无人机及其配件等方面的研发工作,以实现无人机更高的应用价值。
最后是对无人机飞手等专业人才的缺乏,无人机的应用效果与飞手的操控有着很强的联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无人机飞手的培养,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