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监测 » 正文

北隍城海洋环境监测站:值守在海峡“咽喉”的“渤海第一哨”

日期:2019-09-04    来源:中国海洋报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9
09/04
09:5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环境监测 海洋环境监测 水域环境监测

   在山东半岛最北端、渤海深处有一座面积仅为2.6平方公里,名叫北隍城的小岛。它地处渤海海峡的“咽喉”,被称为“渤海第一哨”。自然资源部北隍城海洋环境监测站就坐落在这里。
  在这座国家一类艰苦台站上,一群守岛人常年坚守,日复一日,默默奉献,准时、准确地发出海洋环境信息,为海岸工程建设、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最基础的海洋数据。
  北隍城海洋站的前身是北隍城气象站,建立于1959年,后改名为北隍城海洋环境监测站,1998年归并于蓬莱海洋环境监测站,隶属于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原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北隍城海洋站常年3人留守值班,每月轮换一次。
  不畏艰辛 坚守海岛
  7月的黄海海面风平浪静,早上7点半,记者一行从蓬莱港出发,跟随蓬莱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顾吉星登上了前往北隍城的客船。
  “从蓬莱到北隍城岛,快船也得5个小时。航船有规矩,凡是海风达到7级便停航,因此困在岛上三天五日甚至十天半月是家常便饭。”顾吉星说。
  经过近6个小时的颠簸,记者登上北隍城岛。随后记者一行又乘车赶往北隍城海洋站。
  北隍城海洋站的综合楼盖在半山腰,新建的海洋站拥有宽敞气派的院子和红顶白墙的办公楼,站在院子里向东看是观测场和测波室。
  见记者一行到来,观测员邹清勇端来了白开水。记者发现水颜色微黄,入口有咸味。
  邹清勇告诉记者:“这里淡水缺乏,靠仅有的一点地下水和淡化水来度日。有的人家准备非常大的水箱,用来接雨水。”
  1984年,就开始在站上工作的邹清勇,是地道的北隍城人。邹清勇生在海岛,长在海岛,常年守着海岛,一干就是30多年。
  北隍城站与蓬莱站合并后,值班人员开始了一月一次的轮流值班,每次上岛3个人。由于站上生活用品几乎全部要靠岛外供给,岛上的生活物资常常会青黄不接。
  邹清勇介绍说,站上蔬菜以耐储存的萝卜、土豆等为主,天气好时,可以从货船上买较新鲜的青菜打牙祭。冬天连续很长时间没有货船出航时,观测员只能省吃俭用度日。“在海岛上工作最大的困难是无尽的寂寞和对家人的牵挂。”
  站上生活虽然艰苦,但观测员日复一日坚守在海洋站上,观风测浪,北隍城站多次被评为 “测报优胜单位”。
  女承父业 传承海洋精神
  这个边陲小岛上,流传着“老范”和“小范”的故事。“老范”名叫范国满,是一名基层海洋台站观测员,自1959年来到长岛县气象站北隍城测点,直到退休他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岛。
  与老范在岛上共过事的老北隍城观测员李明曾告诉记者:“老范心细、勤快、脾气好,对同事帮助很多,在站上既是观测员又是报表预审员,同时还兼任站里的保管、会计。”2012年,老范因病去世。
  “老范”的女儿“小范”名叫范卫防,是自然资源部北海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唯一的女观测员,曾被北海局授予“巾帼标兵”的称号,并被原国家海洋局授予“巾帼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受父亲的影响, 小范选择了从事海洋工作。从十多岁起,每逢寒暑假,范卫防都会去站上看父亲,经常陪父亲去测点观察,耳濡目染,海洋环境观测工作的流程她早已熟记于心。
  1982年,范卫防18岁时,成为了一名海洋环境观测员,一干就是30多年。
  如今,范卫防虽已退休,但又被返聘回站上工作。没法想象,这个身材瘦小的女人,在偏远的海岛上工作了大半辈子,忍受岛上工作的艰苦和寂寞,一年中有5个月~6个月时间,范卫防远离家人在艰苦的海岛上值班。在站上值班的日子里,每天都要定时测量海水温度、盐度、海浪以及当地的气温、湿度、气压、风速和风力等。
  “开始的两年是最难熬的,女孩子胆子小,自己一个人晚上值班在外面走的时候害怕得不行。”范卫防说,孤独、恐惧的心情也曾让她蒙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是父亲的教诲和劝导让我坚持了下来。”她说。
  父亲对海洋观测工作的默默坚守,影响了范卫防的一生。老一代海洋人树立的榜样,成了新一代海洋人执著坚守海岛的动力。
  以岛为家 默默奉献
  从陆地到北隍城岛需要坐五六个小时的船,“几乎所有去过北隍城的人都会晕船。”顾吉星说。晕船使观测员每次进岛值班,特别是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如同得了一场大病,即便这样,站上观测员从未误事,坚持走上山顶值班室,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工作。
  每当遇到恶劣天气,海洋站都要进行加密观测,一小时一次,此时水温观测的危险性也非常大。曾有一次,海浪高达8米,水温观测点就设在岛上的小鱼码头上,海浪汹涌地拍打着岩石,大浪越过了码头。范卫防深知恶劣天气中观测数据的重要性,只身一人在码头上测量水温,及时将第一手海洋观测资料传回到中心站。回到值班室时,范卫防已经浑身湿透了。
  2005年,范卫防在一次去验潮室的路上,不慎摔倒在水沟里,腿被摔坏了,疼痛难忍。但她还是坚持来到了验潮室,将海浪观测数据按时记录下来。“当时大家提出让我回蓬莱接受治疗,但上一次岛不容易,而且值班的人手又紧张,我谢绝了大家的好意,坚持到最后交接班才出岛治疗。现在每到阴冷天、下雨时,我就会腿痛、抽筋。”
  “我周围有好多满头白发的老同志,他们远离亲人,默默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范卫防说。
  顾吉星已经记不清,观测员有多少次带病坚持在站上值班,有多少次因在岛上坚守而无法照顾家中老人,有多少次因春节值班而不能与亲人团聚……
  只因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北隍城的观测员们长年坚守在海岛上。因为这份坚守,蓬莱站在海岛、陆地测报业务工作中,取得了两测点连续64个月报表无错情的成绩,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海洋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洋观测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小范”也变成了“老范”。海洋站里不乏像范卫防一样的普通海洋观测员,坚守在远离大陆的小岛上,用强韧的肩膀挑起海洋观测的重担,为我国的海洋事业默默地奉献着。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