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要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等话语又再次吹响了打好
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如何推进龙江污染防治取得更大的成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两会期间,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打赢蓝天保卫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对有半年时间需要供暖的
黑龙江来说,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供暖模式,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才能早日达成目标,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李寅说。
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和北方集中供热面积的不断增加,燃煤取暖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已不容小觑,通过建设清洁供热系统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
污染排放迫在眉睫。李寅代表建议,我省应加快推动三种清洁能源供暖模式的建设。一是生物质热电联产。黑龙江拥有耕地2.4亿亩、林地近4亿亩,正常年份农业和林业生物质可收集利用量约分别为9000万吨和960万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相当于3586万吨标准煤。可实现的供热面积是我省目前集中供热总面积的2.5倍。二是利用弃风电取暖。风光电资源大多集中在“三北”地区,用电负荷中心却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由于远距离电力输送能力不足,很多新能源电力被白白弃掉了。李寅建议,将这些弃掉的新能源电力收集起来用于供暖,既可有效缓解燃煤取暖导致的空气污染现象,还能增加发电企业和供热企业的效益,可谓利国利民。三是实行天然气供冷-供热-供电三联供。李寅认为,“天然气燃烧效率极高,且基本不排放烟尘和二氧化硫,再加上加装余热利用设备后可实现冷热电的三联供,非常适合于分布式的能源供给场合,例如学校、医院、商场、酒店、机场和工业园区等不能接入集中供热网却又需要热(汽)、冷、电等综合能源消耗的场所。”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推进黑土保护修复
从“中华大粮仓”到“绿色大厨房”,广袤的黑土地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但也要看到,水土流失加重、土壤板结和土壤肥力下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也正威胁着这一方黑土。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对承担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的黑龙江而言,土壤污染防治任务尤为艰巨。因此我建议,国家应加快实施黑土地保护重大工程。”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翟清斌表示,黑龙江是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但由于长期垦殖,黑土层越种越薄,黑土资源沙化、碱化、退化比较严重。
“大自然赐给龙江的第一优势资源就是这片寒地黑土。寒地黑土作为极其重要、不可再生和复制的珍贵资源,不仅是龙江的、东北的,更是中国的。”翟清斌建议,在继续增加农业“三减”面积的同时,国家还应尽快出台各项法律法规,对黑土资源实行全面保护。国家有关部门应加速制定有可操作性、有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的黑土保护和修复规划,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综合措施提升土壤有机质,推进秸秆还田,建立黑土地保护科技支撑系统,多管齐下修复黑土功能。与此同时,还要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妥善处理城乡垃圾打造优美宜居环境
“对普通百姓而言,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是最常见、也是感受最深的。作为一名多年来始终在环保领域摸爬滚打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始终把‘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看作是自己肩头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冯燕情真意切地告诉记者。
在城市环境保护上,冯燕建议加快建设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加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强化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现在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产生的垃圾也多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必须跟上来。目前,中小型城市垃圾处理还多采取无害化填埋方式,非常浪费土地资源。“我建议200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都应建设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场,未分类的城市要加紧设置分类垃圾箱和分类场地;已分类的要加强监督和指导。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加大媒体对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环保教育进校园等方式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冯燕说。
在乡村污染防治上,冯燕则建议以村为单位实施政府、运营商、用户三级投入政策,建设乡村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站。探索在乡村建立基础设施运营中心,对各种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
来自乡村的基层代表贾红涛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的投入力度,购置更多垃圾回收车辆,增加垃圾处理站数目,保证每个乡村都能处在处理站覆盖半径内。加强对农村环卫人员关于垃圾分类和可再生垃圾回收方面的培训,提高这些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