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四川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制发的《四川省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我市主动认领5大类32项整改任务,加强城乡生活
垃圾处理是整改任务之一。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地方都实现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四级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模式,农村
生活垃圾处理也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目标。
9月12日上午,位于游仙区魏城镇魏梓路的垃圾压缩中转站开始运转起来。与垃圾压缩中转站一墙之隔的居民杨女士站在自家阳台上,看着环卫工人开来垃圾车,往压缩池里倾倒垃圾,压缩机缓缓压下,上面喷出消毒剂和除臭剂,整个过程杨女士没闻到一点臭味。
“游仙共有13座垃圾压缩中转站,日处理量约为153吨。”游仙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该区采购自卸挂桶三轮车110辆、垃圾桶10000个、垃圾收集箱240个、压缩式对接垃圾车6辆、车厢可卸式垃圾车11辆,今年上半年,对18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了治理,下一步,将建设城乡生活垃圾设施运行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4个乡镇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采购自卸挂桶电动三轮车220辆,垃圾桶10000个,增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设施等,全面解决环卫设备短板问题。
在安州区乐兴镇,该镇“户收集、村清运、镇统筹、区处理”的链条式垃圾处理模式初步形成,实现了户主收集与保洁员上门收集相结合、村按时清运、镇及时统筹、区准时转运相结合的垃圾转运模式。据了解,乐兴镇共配备110名保洁员和垃圾收集员,建成1处日处理12立方米的垃圾中转站,修建改造垃圾池101处,建成11个有害垃圾回收站(点)、11个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点,基本实现收集网络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有3252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2889个村,覆盖率达到88.84%,到年底,提前实现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目标。按照《绵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市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今年下半年,我市将狠抓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新(改、扩)建10692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新改建93个乡镇废品回收站和1101个村(社区)回收点,完成22座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任务;在规范标准方面,因地制宜制定村组生活垃圾治理标准和内容,全面完成19处存量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在筹措资金方面,积极向上争取治理专项经费,督促各地将农村垃圾治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指导各地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民缴费模式;在优化保洁队伍方面,新增2225名保洁员,实现行政村每组至少配1名保洁员;在完善制度方面,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精细化管理,建好各类管理台账,加大监督查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