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由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大气超级观测站联盟2019年工作会议”在成都顺利召开。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陈善荣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文清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陈善荣作《生态环境监测发展框架思路》、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谢绍东作《成渝地区大气臭氧污染特征与控制思考》特邀报告。
于会文代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和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于会文在致辞中介绍四川大气环境质量基本情况:今年1~7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全省优良天数率为88.8%,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54.6微克/立方米,全省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40.5微克/立方米。于会文希望各位专家和院士为四川大气污染防治把脉会诊、精准研判,给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整改建议,四川生态环境厅将按照专家院士的建议组织各方力量打通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欢迎全国各地企业多关注四川生态环境市场,集合各方力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年度超级站联盟会议主要分为五大主题,分别是区域超站联网技术和实践、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观测技术、大气氧化性关键参数观测技术、区域大气复合污染联防联控观测体系和综合讨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谢绍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等19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发言及经验交流。
据悉,此次会议是继2018年在浙江湖州中国大气超级观测站联盟工作会议之后举行的第七次超级观测站联盟工作会议。中国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成立于2013年9月,由与大气复合污染研究有关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环保业务机构按照“自愿、平等、共赢”的原则共同发起成立,属于非盈利性科学组织。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区域性大气符合污染成因研究和大气污染预报预警的重要科学平台,也是大气环境和大气化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解读。
随着我国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站和背景值监测站为主体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的不断完善,
大气监测网络为科学问诊大气污染成因、实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精细化预报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络由城市站点、区域站点、背景站点等点位组成,共有2100余个点位,地方环境空气监测站点3500个,已建成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
来自全国各地78家各省市环境监测单位,23家环境科技公司,19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25个监测系统等共计26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