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正文

各显身手 安徽推动垃圾分类回收“有一套”

日期:2019-10-14    来源:人民看点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9
10/14
09:4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垃圾处理 垃圾回收 垃圾分类

   10月10日一大早,小区门口的垃圾分类宣传台前就聚满了人
  垃圾分类已经是今年的环保热词,引发全民热议。
  最近一段时间,淮北市杜集区任庄村的一家超市总是挤满了人。和传统意义上的超市不一样的是,这里用虚拟的积分进行交易。
  10月11日下午,在这家“劳动美”公益超市里,村民徐青芳拿着几张银行卡大小的硬卡片顺利结了账。
  垃圾分类有了积分制还能当钱花
  “攒一两个月,就能买不少东西了。”拎着一瓶洗发水和一瓶洗洁精,徐青芳笑嘻嘻地走出超市,向记者展示着刚兑换成功的商品。
  一瓶洗洁精12分、一壶金龙鱼大豆油35分、一盒牙膏7分……记者数了一下,在这家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多达八十余款,每款商品前都贴着对应的积分数。
  当天正确做到“垃圾分类”的农户,专职保洁员将垃圾收走,并给农户一个兑换卡,不正确则得不到兑换卡;如果一个月有25天正确分类,还会额外奖励5个兑换卡……收银台前贴着的“垃圾分类”兑换奖励制度也很醒目。“以前根本没想到垃圾分类还有这用处,这个超市开业后,环保意识也强了。”徐青芳说。
  考虑到村里实际,村“两委”还为每户配置了干湿垃圾桶,变“粗放推进”为“精准实施”,每天按照规定时间到固定地点收运垃圾。至今,任庄村每家每户都领到了新垃圾桶,据统计,能按要求分类的家庭占75%,村里环境有了显著提升。
  体验智能化垃圾分类 生活用品免费拿
  “各位业主,该小区已实施垃圾分类。”一来到宿州市港利?锦绣江南小区门口,记者就听到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提醒住户垃圾分类的声音。
  10月10日一大早,小区门口的垃圾分类宣传台前就聚满了人,只见一个小男孩拿着几张画有鱼骨头、罐头的卡片,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正确投放至分类垃圾桶里。
  采访中,也有一些市民来到智能可回收箱投放垃圾,他们将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对准中间的扫描口,在“嘀”的一声后,垃圾袋颜色对应的箱门便打开了。
  “几个月前,我们小区加入试点。”小区住户丁艳艳告诉记者,试点以来,她一得闲便来到小区门口“演练”垃圾投放,“这个垃圾分类宣传特别好,号召大家垃圾分类,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和任庄村类似,在宣传台前,如果“演练”正确,可以免费领取餐巾纸、钥匙扣等纪念品;有智能垃圾分类卡的居民每月还可以免费领取一卷绿垃圾袋,上面印有二维码,每次可回收物的投放都会被换算成积分转入相应账户,用于兑换商品。
  “示范片区及试点小区居民对分类设备使用熟练,试点片区居民知晓率达90%以上,分类正确率达50%以上。”据宿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玉清介绍,目前宿州市日均回收可回收物600余千克、厨余垃圾800余千克,有害垃圾0.6千克,城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显著提高。
  餐厨垃圾竟能“生”鸡蛋
  记者了解到,目前淮北市大型酒店、学校食堂等每日产生的餐厨垃圾都会交付给淮北国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统一运输、处置。
  据淮北国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兆力介绍,每天的餐厨垃圾进场后便卸入贮料池,经过分拣、固液分离、油水分离、破碎后,通过厌氧发酵等工序处理后产生沼气,沼气可用于发电或经过脱硫净化进行提纯直接作燃料,沼渣经好痒发酵堆肥又可处理制成有机肥。公司展示柜前的粗油脂、蝇蛆、营养土和鸡蛋便是由餐厨垃圾“制成”的产品。
  “我们一天可处理75-95吨餐厨垃圾,能产生6-7吨的有机固渣,产生2.5-3吨活虫。”王兆力说,有一部分活虫,比如蝇蛆,会用来喂鸡,产出的蛋不但营养价值特别高,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蛋白质等营养因子。
  截至目前,淮北市累计收运处置餐厨废弃物已高达53754.5吨,生产废弃油脂2700余吨、沼气225万立方,日进场垃圾量已达到约78吨,签约率93%以上。运行效果位居全省各地市前列,从源头上遏制“垃圾猪”“地沟油”流向餐桌,保障了市民饮食安全。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宿州、淮北两地实施的垃圾分类行动只是安徽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一个缩影。
  日前,安徽省住建厅与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安徽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全省将通过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等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底前,各设区的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底,设区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60%以上;2025年底,基本实现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