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经过降解后,将化为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再生水,大兴区安定镇8套具备
生物降解功能的新型家庭“化粪池”经过约3个月的试用,正在计划落实相关推广工作。那么,试用居民有什么样的感受?在未来更长久而广泛地使用中,又该注意什么?记者分别采访了村民和研发专家。
“新设备安装前,一两个月就得掏一次厕所,麻烦不说,味道也难闻。”据村民杜宝霞介绍,这种新型家庭“化粪池”大体可分为“进水”“处理”“出水”三大区域。生物降解所需的菌类就生活在“处理”区,降解完成后生成的再生水则通过“出水”区排出。“现在降解后的水可以直接用来浇花,仅家里的环境卫生就提升了一大截。”杜宝霞说。
据了解,新型家庭“化粪池”,实则是一套家庭生活污水生物降解处理设备。除了可以处理粪便外,还能兼顾家庭其他生活污水的再生处理。据杜宝霞介绍,目前家中的所有生活污水均已通过管道接入该设备。
记者了解到,新型家庭“化粪池”的工作原理与污水处理场站大同小异,均是通过生物菌群进行再生处理,这就要求村民对设备中的菌类养护要有一定了解。为此,记者采访了从事污水治理相关研发工作的环境技术专家聂水源。他表示,生物降解虽“神奇”,日常维护更需注意。
既然是生物降解设备,设备中投放的菌类自然就成为了首要关注对象。据介绍,进行生物降解所用的菌类均需通过单一环境培养,菌类自身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但投放到降解设备中后,由于培养环境的改变,有可能导致部分菌类死亡,村民在日常使用时需保证设备时刻通电,维护菌类培养环境。对此,新型家庭“化粪池”某生产厂家则表示,化粪池中投放的是好氧、厌氧两类复合菌群,设备断电控制在规定时限内,不会造成菌群大面积死亡。
“用于降解污水的菌类一般比较‘娇气’,高浓度的化学药剂冲击会导致菌群死亡。”专家告诉记者,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84消毒液等就属于强化学药剂,如果在日常清洁过程中频繁使用强化学药剂,可能会对菌群造成致命打击,建议减少同类型的化学药剂使用频次和剂量,如果多个家庭共用一套设备更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