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垃圾焚烧厂的烟囱好像是吞云吐雾的怪物,冒出来的白烟更是十恶不赦,人们将白烟和污染划上等号,缕缕白烟往往成为引发“邻避”效应的导火索。
但是,面对指责,垃圾焚烧厂的烟囱有话要说。
首先,白烟不是烟,是凝结水滴。
当烟囱排出的饱和湿烟气“邂逅”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时,烟气温度会随之降低,其中所含的水蒸气会凝结成非常细小的水滴,水滴对光线产生折射、散射作用,使得烟羽呈现白色或者灰色,被称为“湿烟羽”,俗称“白烟”。
那么它的成分是什么呢?答曰:水、氮气和二氧化碳。我们每天呼吸的正常空气,就是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及一些稀有气体组成的,而二氧化碳就是可口可乐和苏打水里的气体。
这是因为,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脱硝、脱硫、除尘后,携带的氮氧化物、酸性污染物(二氧化硫、氯化氢等)、粉尘等污染物已经被脱除得很干净了,已转身变成“纯情宝宝”了。
我们来看看垃圾焚烧厂的烟气处理步骤是怎样的。
垃圾焚烧发电厂以生活垃圾为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首先通过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来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接着,烟气进入半干法反应塔与石灰浆反应,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得以去除;再进入袋式除尘器除尘后的烟气,就能符合《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通过引风机进入烟囱排放。
有的项目,还会增设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以满足更低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增设湿法以进一步脱除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实现超净排放。
现在,中央环保督察力度越来越大,针对垃圾焚烧厂的污染物监测越来越严格,“装、树、联”措施成为垃圾焚烧厂的标配。即在除尘器出口与烟囱合适位置设置烟气在线监测点,在线监测粉尘、HCl、HF、SO2、NOx、CO的浓度与烟气的流量、O2含量、温度、湿度等,并按照当地
环保监测部门的要求,设立远程数据接口,接受环保监测部门24小时监督。因此,公众完全可以放心,在政府的监管与公众的监督下,烟囱冒出的“白烟”确定是无害的!
有的垃圾焚烧厂还把“白烟”玩出了花样。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Amager Bakke垃圾焚烧厂有一个会吹“烟圈”的烟囱。烟圈除了炫酷,还有特殊的涵义——每产生250公斤的二氧化碳,大烟囱就会喷出一个直径30米的大烟圈。设计者希望这种方式能作为“一个温和的提醒者”,来提高附近居民的环保意识。
其实,可怕的不是垃圾焚烧厂的白烟,而是垃圾围城。我们知道,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卫生填埋、高温堆肥、焚烧。过去,我国
固废处理以填埋为主,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均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以填埋为主的固废处理方式与我国土地资源日趋紧缺的现状出现冲突,而且填埋往往会污染土壤。垃圾焚烧发电可以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另外,垃圾焚烧还可以减少碳排放。以康恒环境为例,截至2019年7月,康恒环境累计取得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超35个,日处理生活垃圾超6万吨,即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500万吨,相当于160亿平方米林地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