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国46个重点城市试点生活
垃圾分类的目标,2020年底前,需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那么,作为46个城市之一的青岛,垃圾分类的进度如何了呢?
来聊聊,青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近况。
据悉,《青岛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已经正式印发,制定了“三步走”策略。
方案明确,采取“二分法”,源头按照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村镇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和炉渣垃圾进行分类。
收运体系:户分、村收、镇处理
据说,青岛农村垃圾分类,每户配备一组垃圾桶,每100户配置1辆分格式电动三轮车或手推车。而无收集车的村子,在收集点需要设置分类垃圾桶,即蓝、绿、灰、红。
青岛市住建局曾透露,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垃圾分类村庄占比已经达到了78%左右。接下来,会建立“以区(市)为主、市级奖补为辅、镇(街道)共担、农户适当缴费”的经费保障机制。
目前,青岛市因地制宜推广垃圾分类,也涌现出了不少可借鉴经验。如胶州的“1+6+1+X”模式。
按照胶州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镇(街道)、村(居)、户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需遵循——每个镇(街道)设置1处大件垃圾暂存点,每个村(居)或几个村连成一片,建设1处垃圾分类处理中心,每个村(居)至少设置6处分类收集亭,每户配发1个分类小垃圾桶并配齐人员设备的原则。
大麻湾二村,300多户村民自主分类,完成了户用垃圾桶、分类收集车、收集房等分类设施设备的配备和建设。村里分类保洁员负责统一分拣可回收物,并且售卖所得资金会作为“绿色家庭”的评优奖励进行发放。
再如平度市推行“七个一”垃圾分类标准;墨田横岛度假区探索引入低温热解炉处理生活垃圾;西海岸新区施行“大分流、小分类”原则;北姜社区引进先进的厨余
垃圾处理设备......多元化实践探路,有利于创新方案,取长补短,形成可复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