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碳排放 » 碳排放 » 正文

光“有人卖”怎么行 碳交易市场重在“有人买”

日期:2019-11-29    来源:环保在线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9
11/29
11:1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碳排放 碳交易 碳市场

   提到温室效应,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二氧化碳,嗯,也是,谁让它如此突出呢。
  资料显示,二氧化碳是长效的温室气体,占比80%。通过世界气象组织的发布的新一期的《温室气体公报》中,2018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达到百万分之407.8,短短一年时间,二氧化碳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就意味着,全球那么多的国家,有的国家排放的多,有的国家排放的少,这对于排放浓度少的国家来说并不公平,对一个国家不同地方来说,也同样如此。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二氧化碳也开始“摆摊”吆喝,售卖碳排放量配额,有人买有人卖,就形成了市场,从而逼迫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实现环保和经济双赢。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进一步加快碳市场的建设,就成了应对二氧化碳升高的一根“救命稻草”。
  随即,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在2019年11月27日举办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正加快出台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办法,与其相关的政策《全国碳排放权配合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和《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技术指南》等也正抓紧推动中。
  早在2011年,我国就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等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建设,2013年深圳试点率先启动交易,2017年全国启动电力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截止2019年10月,我国碳市场区域试点配额成交总量达112万多吨,广州、深圳、上海等碳市场配额成交量均有所上升。
  碳交易市场分为强制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尽管已经推行多年,但真正完成资源碳减排交易的却很少,尤其是高耗能行业企业很少参与,这大大违反了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初衷。基于此,李高提到,碳交易市场的制度体系建设、技术规范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提升,确保其稳定运行、发挥作用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目前的碳排放市场交易主体还是行业等,随着相关体系的逐渐完整,未来个人也将参与其中。
  据了解,在芬兰南部城市拉赫蒂已经开始试行“个人碳交易市场”,配合一款手机应用程序使用,以速度为依据识别用户的出行方式,再结合出行时间和距离等进行相应的碳排放量核算,进而赋予用户高低不等的分值,这些积分可以参与兑换游泳卡、健身卡或免费咖啡等。
  说到这,不由得想到了“蚂蚁种树”,这应该也算得上一种公益性的“个人碳交易”,只不过是“积分”变成了“能量”,物质上的奖励升级为种树,相比起来,这种方式更绿色环保,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也增加了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一举双得。
  在此基础上,在大气环境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接下来,我国也会结合自身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加大更多企业或行业二氧化碳的减排力度,并探索出形式多样、使用频率高的“个人碳交易市场”。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