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环境治理有了“专委会”
当前,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形势不容乐观。在汽车消费领域,侯立安院士表示:“近年来,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逐年提升,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行业和汽车企业的高度重视。”
基于上述现状,由国家生态环保部中华环保联合会批准,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建的“中华环保联合会车内环保专业委员会”(以下称专委会)在论坛上正式成立。卫宏副主席宣读《中华环保联合会车内环保专业委员会成立批复文件》。专委会名誉主任为侯立安院士,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车质网常务副总裁李熙等六人任副主任。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宋广生
据宋广生介绍,专委会成立后,将在行业智库、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信息发布、消费指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车内环境。
车内空气质量已成为高感知领域
公安部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汽车保有量2.5亿辆。而根据车质网董事长助理刘先林的介绍,车内异味已经成为2010年至今年10月,车质网十大汽车质量热点问题之一。
在主机厂角度,北汽研究院李俊贤表示,整车厂商对有机挥发物的控制和测量有数值的体现,相对容易控制,但异味涉及消费者主观体验,很难把控,而且其感知甚至可以导致企业的召回。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通过视频介绍车内环保领域的研究成果
为什么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如此敏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马金珠博士认为,这与消费者在车内的时间越来越长密切相关。“人一生在半密闭空间度过的时间约占90%,而这其中,车内空间的占比为5.5%。”马金珠博士强调,这是一个早先的统计,目前消费者停留在车内的时间正在逐年增加。在如此趋势之下,“车辆本身制造、车内装饰、异味、霉菌细菌及发动机燃烧这5个污染源就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侯立安院士表示。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机械学院 葛蕴珊教授
那么,如何在消费者深度关切的车内空气质量方面实施监管?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机械学院葛蕴珊教授认为,应从国六车型生产一致性方面的企业信息公开、明确车辆检测时间及限值要求、环保一致性检验要求、环保召回管理及进口车辆管理要求这6个方面着手。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检测司工业和消费品检测机构处处长王莹则表示,监管部门正在通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的高效化,为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和提升提供保障。
整车生产企业方面,在李俊贤看来,“目前主机厂越来越重视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包括北汽在内的一些整车厂商已经开始进行‘气味设计’,从主观感受方面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未来这项正向设计的技术发展趋势是从本能层到情感层,在2025年左右,为消费者提供集‘听、闻、触、看’于一体的智能化生态座舱。”
首批标杆品牌及产品出炉
首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示范车型授牌仪式
论坛上,中华环保联合会车内环保专业委员会、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车质网还揭晓了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示范车型,它们分别是上汽通用别克GL8、汉腾V7、上汽大众全新一代帕萨特、上汽大众斯柯达新速派。
据了解,这些车型能够成为该细分领域的翘楚,得益于其通过在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方面的深入工作,车型有关异味的投诉量相对较低;另外,这些车型还经受住了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监督管理中心的检测,数据达到相关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示范车型在获得国家级检测机构及消费者的双重认可的背后,更代表了一种趋势。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陈士华所说,虽然今年车市可能会有8%-9%的下滑,但考虑到明年将不会再有国六提前实施等突发性因素影响,对2020年的预测不必那么悲观,我国汽车年销量也会在一段时间后再次实现正增长,出局者不是因为消费需求不旺,根本原因来自企业自身的技术,对车内空气质量的管理就是涉及的技术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