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一年,为确保完成空气质量目标任务,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攻坚措施,“惠州气质”频频刷屏朋友圈。尤其是今年前五月,我市的空气质量优良率98.7%,优良天数149天,轻度污染2天,刷新近3年的记录。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今年7月起连续4个月惠州空气质量排名跌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20名,1~10月我市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第12,排名有所降低。那我市空气质量是否下降?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惠州气质”?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空气质量?2020年是“三年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我市如何打好收官之战?
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前10月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略有改善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惠州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攻坚措施持续加码,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实施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以来,我市空气质量逐年改善。2018年是继惠州环境空气质量连续5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国重点城市前十、珠三角前列后,我市大气污染攻坚战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工作,通过优化能源、产业、交通三大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工业、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源治理,各项重点工作有效推进。截至10月底,全市已完成60多台工业锅炉改天然气整治工作;全市共有电动公交车2299辆,公交车电动率达到76.68%;完成105家省控VOCs企业“一企一策”治理和363台生物质锅炉整治;1313辆新型全密闭智能环保渣土车投入使用。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我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今年1~10月,惠州市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为94.7%,空气质量总体较去年同期略有改善,其中PM2.5和PM10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和41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2%和4.7%。1~10月份,我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12、在珠三角排名第2(仅落后于深圳)。
下半年持续晴热少雨,臭氧超标严重该负责人说,今年上半年,我市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5、在珠三角排名第2;1~10月份,排名下降至全国第12、珠三角第2,其中7、8、9、10月份连续4个月单月空气质量排名跌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20名。主要是因为9月份以后,受持续晴热少雨天气影响,全省大范围臭氧超标严重,全省无一城市单月空气质量排名进入全国前20名。据统计,截至目前,除我市外,其他珠三角城市AQI达标率均不到90%,超标天数已超出年度考核目标(惠州、深圳、珠海AQI达标率分别为94.8%、89.9%和85.7%)。“造成下半年空气质量下滑,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该负责人说,客观上,今年7月份以来,我市持续出现晴热少雨的不利天气,尤其是9月中旬至今,降雨量同比去年下降七成,平均气温也有所上升,持续的不利气象条件为臭氧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有利于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累积,导致我市下半年空气质量略有下降。主观上,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有待提升。当前,我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使得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大,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我们也存在很多短板,如燃煤用量居高不下、建筑工地扬尘监管水平不高、裸露地面覆盖不到位、露天烧烤和露天焚烧缺乏有效监管、机动车管控力度有待提升,空气质量保优改善面临较大挑战。“我市持续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工作,加强城市扬尘源、工业源及移动源管控,持续用力、精准发力,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有效推进。”该负责人说,我市积极应对不利气象条件,有效保障空气质量。9月17日,组织召开2019年空气质量分析专家咨询会,邀请3位省内专家对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把脉并提出持续改善措施建议。研究探索防控措施,推动惠州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11月1日,印发《惠州市2019-2020年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并召开攻坚行动工作布置会议。
措施将下沉督导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该负责人说,进入11月份,我市空气质量逐步改善,为确保完成空气质量目标任务,我市连续第3年开展冬春季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密闭化、工业锅炉、柴油货车排气、裸露地面、露天焚烧、露天烧烤、烟花爆竹整治等“八大行动”,尤其是狠抓露天焚烧管控、工地扬尘治理和烟花爆竹禁放,全力保障今冬明春空气质量。强化督导落实,将2019-2020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工作纳入污染攻坚战指挥部下沉督导内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同时,我市将强化科技支撑助力攻坚,利用微型站、无人机、走航、遥测系统等技术手段,积极推动县区“一镇一站”建设,加强大气污染源实时监管,提升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