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惠城区小金口街道九龙村的惠州惜福复合农业科研基地,通过黑水虻养殖生物处理方法,这里一天可以处理60吨至70吨餐厨垃圾,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率可达90%;位于江北街道的大件
垃圾处理中心,这里一天能处理大件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70吨左右,资源化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
记者从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了解到,惠州市在推进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按照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思路,积极探索生活
垃圾分类处理方式方法,加快构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初见成效。
惠城中心区大件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实现资源化处理
据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分类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惠州市采取“大分流、小分类”的模式,对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餐厨垃圾、果蔬垃圾等进行大分流,对住宅小区、公共机构、相关企业等产生的生活垃圾实施小分类。
据了解,目前惠城中心区大件垃圾年产量约9000吨,园林绿化垃圾年产量约15393吨。随意丢弃的各类大件垃圾严重影响市容环境,且占用较多填埋处理空间。为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惠州市启动大件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专项处理资源化利用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市场化专项收运处理,从今年1月20日起,由专业垃圾处理公司负责定时定点定量免费清运惠城中心区8个办事处辖区居民产生的大件垃圾,惠城中心区8个办事处辖区内的园林绿化垃圾则由园林企业负责收运到大件垃圾处理中心。通过该措施,惠城中心区大件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得到规范、有序、资源化处理,实现大件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70%以上、资源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园林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目前,每天资源化处理大件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约70吨,减轻了市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压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
启动餐厨垃圾专项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试点
据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对惠城中心区8个街道的餐饮行业和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的餐厨垃圾产生量和主要农贸市场的果蔬垃圾产生量进行统计显示,日产餐厨垃圾、果蔬垃圾共约200吨。以往经收集的餐厨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一样运到填埋场填埋,而从今年11月底开始,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启动餐厨垃圾专项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试点工作,委托三家公司承担了惠城区江北小金、金山湖河南岸、龙丰下角片区的餐饮服务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及大型企业食堂的餐厨垃圾及农批市场的果蔬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采用油水渣分离物理技术和黑水虻养殖生物处理方法,使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变成了有机肥料、饲料以及生物柴油,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目前我们一天可以处理60吨至70吨的餐厨垃圾,预计本月底每天可以处理80吨至100吨。一吨餐厨垃圾可产生200公斤的肥料用作绿色种植,150公斤虫子饲料可以饲养鸡鸭鱼等。”负责处理江北及小金口片区餐厨垃圾的惜福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餐厨垃圾经过处理实现油水分离,干渣可变成有机肥料,用于绿色种植;油可提炼用作车用柴油;污水达标排放,标准可以达到二级B,可用于路面喷洒用水。”负责处理金山湖河南岸片区餐厨垃圾的惠州市长森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每天收集五六吨餐厨垃圾,每吨垃圾可产生100公斤左右的干渣制成有机肥,这些有机肥是植物种植的上好养料。
记者了解到,在废旧衣物回收利用上,2016年6月起,惠州市在惠城区设置废旧衣物回收箱1200多个,每月回收废旧衣物约22吨,全部实现循环利用。
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但也面临配套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政策法规不够健全、财政资金保障难、公众垃圾分类意识和自觉参与意识有待提高等难题。
明年建成一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记者从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对照省里相关要求,结合惠州城乡一体化管理工作实际,按照“城市带动村镇”的思路,惠州市将统筹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和村镇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将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一个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示范片区将实现“三个全覆盖”,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全覆盖。
与此同时,惠州市将推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此外,为更好地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惠州市将加快地方立法,完善规章制度。目前,《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和《惠州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已申报2020年度立法计划,力争明年底前出台实施,从法规、政策层面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