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优良率10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居首——去年,集美区打赢了一场漂亮的“蓝天保卫战”。记者从厦门市集美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19年,集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5天(优201天、良164天),优良率首次实现100%,空气综合指数2.63。 据悉,集美已连续两年在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第一。
作为厦门市跨岛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集美区把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水平,努力打造“高素质高颜值跨岛发展最美新市区”。
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微站 精准监控大气污染
2019年,集美区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空气质量专项整治。为进一步强化空气质量管控、摸清污染源,集美区依托全市首个区级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微站以及中科院城环所大气环境观测超级站,对空气质量进行日监测、周通报、月分析,用“大数据” 打造实时监控的“千里眼”,让大气污染监管更高效精准。
据悉,集美区共设置了20个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微站,平均每9平方公里就有一个,这些智能化微站能够实时监控、上传指标数据,一旦出现点位监控数据超标,系统会发出警报,并启动污染源溯源。
作为定点监测的补充,集美区还引进监测车——“大气环境污染源移动走航监测”,重点监测工地、交通干道、餐饮集中区等“要害”,实时分析工地扬尘、黑烟车、道路扬尘、交通高峰产生颗粒物污染的规律,实现精细化管理。
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污染源解析 整治“散乱污”企业
集美区充分“借智”,委托落户辖区的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开展污染源解析,每月出具分析报告和应对策略。集美还率先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对辖区工地、道路开展白天和夜间扬尘防控巡查工作,2019年累计出动1314人次,检查工地12121个次。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通过“集美环保网格化”微信群调度解决,跟踪落实整改措施。
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相关部门、各镇街形成齐抓共管、严格执法的合力, 去年,集美区共上报并完成117家“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其中已关停取缔19家、已整合搬迁87家、已升级改造11家,完成率100%。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集美区还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完成4项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指标任务,采取措施严格控制陆源排海污染物减排总量。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构建清洁高效能源体系
天更蓝、空气更好——这是防污、治污成效的体现,更是坚持绿色发展带来的“长远福利”。去年,集美持续加快产业转型、主动做好“加减法”,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一律不予准入、不予改扩建,积极引进低能耗、低排放的“三高”企业。同时,集美区还积极引导现有企业由生产向总部、研发和新兴产业转型,加大力度鼓励企业实施节能、节水和环保技术改造项目,力促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持续改善。
集美区还持续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推进集中供热,优先发展热电联产,辖区共有华电(厦门)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厦门瑞新热电有限公司、厦门厦化实业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在后溪工业组团、杏林工业园区等区域为工业企业集中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