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碳交易的市场体系仍然接近一片空白,与欧美存在巨大差异。
尽管中国预见
碳金融市场的潜力,北京、天津和上海已成立环境交易所,但国内市场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业务仅限于项目信息介绍服务,且都只是企业行为,主要是基于CDM项目的交易,而非标准化的交易合约,还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交易平台。
由于没有自己的交易体系,自然无法获得相应的定价权,因此,要想在国际市场获得相应的话语权似乎难上加难。
中国的金融业介入不深,对于二级市场交易以及相关衍生金融产品开发等领域,中国
商业银行仍然涉足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