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近200个国家通过《巴黎协定》,并设定一个目标,即将气候变暖限制在两摄氏度内。无论在限制全球气温上升的努力过程中选择什么道路,不断加剧的气候影响都将增加所有行业寻找解决方案的压力。
油气公司也面临来自政府、投资者、环保人士的压力,要求他们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比罗尔表示,“没有哪家能源公司不会受到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影响,能源行业需要考虑如何应对,什么都不做是不可能的”。
国际能源署在近期发布的《能源转型中的油气行业》报告中也表示,一些油气公司已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整个行业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工程能力、财政资源和项目管理专长,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全球范围内的油气行业情况各不相同,这意味着,没有单一的战略对策,而是根据每家公司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五大石油巨头近期陆续发布了与气候、环境有关的战略报告。除了支持《巴黎协定》,设定减排目标、提高能效、投资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投资CCS技术,五大石油巨头也各有侧重。
雪佛龙仍以传统能源领域为核心,并实施低碳战略,对于上游资产的碳强度也有严格要求。
BP加速了对各类低碳公司的收购,如收购英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公司、欧洲太阳能发展公司Lightsource等。2020年初,新首席执行官鲁尼的上任,对BP在低碳及新能源战略方面的影响,还有待时间证明。
埃克森美孚更侧重于低碳领域的研究,特别是CCS技术的应用,而不是开发新项目。
道达尔几乎全面铺开新能源战略,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燃料到电动汽车领域。截至2019年底,道达尔子公司运营了300多个可再生能源生产基地,总发电装机容量接近900兆瓦,每年可生产1675吉瓦时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这相当于每年近150万人的消费量,减少了每年56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壳牌则是希望成为新能源的领导者,通过建立低碳投资组合,削减每种能源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