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水处理 » 正文

深度水处理工艺,用科技保卫城市供水安全

日期:2020-04-18    来源:广州自来水96968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0
04/18
18:3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水处理工艺 生物预处理技术 水处理技术

随着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不断提升,检验项目大幅增加,指标限制也更加严格,对水厂净水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为让广州人民“喝好水”,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根据各水源地水质特点,通过充分调研,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等因素,持续推进深度水处理技术在各大水厂间的应用,以先进科技促进供水水质提高,让市民用水更放心、更安心!

生物预处理技术

去除原水氨氮的必杀技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促进了经济社会腾飞,但同时也给水环境带来了威胁。河水因受排污等违法行为影响,造成氨氮浓度逐渐升高,影响水质稳定达标。

生物预处理工艺是去除原水氨氮使用最广泛、效率最高的净水工艺,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为保障出厂水水质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2010年11月起,东江北干流取水的新塘、西洲水厂,流溪河取水的穗云水厂先后在常规净水工艺前增设生物预处理工艺,借助微生物群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对有机微污染水源进行预处理。常温下,生物预处理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基本达到80%左右,同时,水中氨氮和有机物的降低减少了微生物赖以生长繁殖的基质,对水中色度、嗅味也有一定去除效果。

臭氧+活性炭

打出一记有力的“组合拳”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是集臭氧化学氧化、臭氧灭菌消毒、活性炭物理吸附、生物降解合为一体的净水工艺。它主要通过臭氧的氧化作用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到较小分子,便于活性炭的物理吸附,同时,将难降解的有机物氧化成易降解有机物,使活性炭上微生物发挥生物降解能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确定“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水中有机物综合指标、致突变性、消毒副产物等有显著去除效果。

2004年10月,广州市首家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特大型饮用净水生产厂——南洲水厂运行投产。运行十数载,南洲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提升水质和改善口感等方面表现突出,出厂水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同时,在历次发生水源突发污染时的应急处理工作中,“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应对水源突发污染,保障供水水质安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超滤膜技术

向国际先进水质标准靠拢

以“超滤膜”为核心的水处理工艺被誉为我国第三代饮用水处理工艺,代表着未来水处理发展的时代潮流。“超滤膜”就是一种采用孔径极小的选择性透过膜,如同一个“特别精细的筛子”,在压力差推动下通过水分子并截留污染物,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目的的水处理技术。超滤技术能更快速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悬浮物、胶体、微粒、细菌等物质,经超滤膜处理后的水浊度在0.1NTU以下,大大优于国标小于等于1.0NTU的要求,显著提高了饮用水的感观效果和生物安全性。

2012年12月,供水能力40万立方米/日的江村水厂新建以超滤膜为核心的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膜处理工艺规模5万立方米/日,成为当时广东省内最大规模的超滤膜处理工艺自来水厂。

2019年,广州北部水厂一期工程全面启用超滤膜处理工艺,建成全亚洲最大规模的单一超滤膜处理车间,规模60万立方米/日,为广州北部片区的居民送去更优质的自来水,并有效提升了广州市供水体系安全性及供水质量。

西江原水经过北部水厂常规工艺处理后水质已经满足现行国标要求,超滤膜车间运行后,水会进入超滤膜堆,通过膜组件的中空纤维膜膜丝上的微孔进入膜纤维内腔,再经每个膜组件的产水端汇集到产水总管,最后输送至清水池,通过加压泵和管网送到千家万户。通过超滤膜截留作用,进一步有效去除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物质等物质,从而对标国际标准。

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作为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广州市一直致力于提高城市供水系统应急技术水平,不断完善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应急反应能力,保障城市居民用水安全。

2000年

建设完成刘屋洲取水工程,上移东部水厂取水点,迈出广州中心城区引入优质饮用水源关键的第一步。

2004年10月

全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饮用净水水厂——南洲水厂建成投产,从顺德水道引入北江水,开启了广州供水现代化的大门。

2010年

国内第三大引水工程——西江引水工程为广州中心城区从佛山下陈引来常年保持Ⅱ类水质的优质西江水,全面提升广州城市供水水质。广州中心城区提前两年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全面达到新国标,成为城市供水水质排头兵。

2019年10月

国家供水应急救援中心华南基地在广州自来水公司西村水厂正式揭牌运行,依托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广州监测站和区域技术优势,供水规模可达到480立方米/天,最高能为12万人提供从生存的基本饮水过渡到基本生活用水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大湾区城镇供水应急救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联防共治,实现水生态安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未来,广州自来水公司将加速深耕供水领域技术创新研发,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推动广州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朝着更高品质的供水目标而不懈奋斗。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