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这场大气治理之战正进入攻坚期。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张兴赢提交了关于加强大气环境资源管理、科学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提案。他建议,尽快开展大气环境资源监测试点,依据大气环境资源数据,制定区域差异化减排目标,将大气污染治理理念转换成大气环境管理理念。
近年来,针对影响大气污染排放源的确定和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大气污染程度也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在某些污染排放控制较好的情况下,遇到大气扩散条件不佳,依然会造成区域性污染。这样的情形看似出乎意料,实则与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局限有关。
“大气污染是由污染物排放和天气条件共同决定的,成因主要有三个,即污染排放、气象条件、区域传输。当污染物排放强度超过大气自然净化能力时,污染物在空气中留存时间变长,积累之下即会形成大气污染。”张兴赢说。
目前,粗放型的污染排放源基本完成“关转停”,大部分企业已实现超低排放,但是减排带来的改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要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必须根据新形势科学调整治理思路。
“大气资源管理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张兴赢介绍,因为对这一领域缺乏认识,在治理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例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关注点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考核和污染物清单编制,对大气环境资源的差异性缺乏广泛认知,导致一般根据空气质量数据实施污染排放和工业产能管控的地方政府,在何时该管、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上缺乏决策支撑,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以空气质量数据为中心的考核机制尽管客观上促进了污染产业的空间移动,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只是单纯地把工业迁出人口密集的城市,当大气扩散条件不好时依然会继续形成污染,影响整个区域。
此外,由于不掌握本地大气环境资源数据,各地无法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与污染物排放控制对应起来。在制定减排计划时,缺少明确科学的指导原则,特别是在污染物减排总量控制方面,依据缺失。
为突破这些制约,张兴赢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即将大气污染治理理念转换成大气环境管理理念。“以前常提到的大气环境容量比较偏向自然科学,而把容量转换为资源管理,体现的是在理念、决策层面的转化。”
他建议,尽快开展大气环境资源监测试点工作。建立以地级市中心区为基本点的大气环境资源监测网格,精细统计区域大气环境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形成报告制度,实现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清单和大气环境资源统计三位一体的新型大气污染治理模式,走出“一因一果”的认识误区。
此外,张兴赢提出,依据大气环境资源数据,制定区域差异化减排目标。结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污染源清单,计算大气环境资源消耗状况,形成区域大气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并将其融合到区域长期产业规划中。在推进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时,参照大气环境资源数据,制定区域差异化减排目标。在大气环境资源监测和精细统计的基础上,以大气环境资源的时空优化配置为核心,科学布局产业和产能的地理空间结构,实现大气环境的中长期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