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底,全国生态环境PPP入库项目共成交1688个,总投资规模达11540.97亿元,成交项目以2015-2018年发起的项目为主。根据《中国生态环境PPP发展报告(2018)》,截至2018年底,全国生态环境PPP入库项目共成交1158个,总投资规模达8821.29亿元。2019年生态环境PPP项目成交数量与投资规模分别净增530个和2719.68亿元(有部分项目清库),同比增长45.8%和30.8%。
截至2019年底,生态环境PPP项目整体落地率为52.82%,相比2018年底的39.74%大幅提升了近13个百分点。其中,2014-2016年发起项目落地率均超过60%,2017年发起项目突破1000个的峰值下仍实现了57.49%的落地率。PPP规范政策实施以来,生态环境PPP项目的入库项目质量显著增加,逐渐进入规范稳定发展阶段,呈现加速落地和开工的态势。
投资总额占比中污水处理项目明显提升,垃圾发电、湿地保护等略有下降
从细分领域成交情况来看,截至2019年底,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规模最大,占生态环境PPP项目投资总额的56.64%,其次是污水处理(含排水)项目,占25.42%,垃圾处理、垃圾发电、湿地保护、生物质能类项目投资总额均偏小,分别占到生态环境PPP项目投资总额的6.67%、3.23%、2.17%和0.09%。
与2018年底相比,综合治理、垃圾处理成交项目占比基本持平,污水处理成交项目有明显提升,增长了3.18%,垃圾发电、湿地保护、生物质能项目占比略有下降。
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生态环境PPP项目成交规模较大、数量较多
从成交项目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华中和西南的生态环境PPP项目成交的规模较大、数量较多,项目投资规模占比分别为28.6%、22.3%和14.0%,项目数量占比分别30.5%、17.6%和12.1%。其中,湖北省和河南省成交生态环境PPP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广东省、安徽省、吉林省、山东省、江苏省等9个省份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单个项目投资规模比较结果显示,吉林省项目平均规模较大,投资规模均值达到26.6亿元/个,其次上海市、云南省、湖北省、天津市4个地区平均单项目投资额超过10亿元,分别为14.01亿元/个、11.94亿元/个、10.63亿元/个、10.24亿元/个。
在长江经济带,成交项目数量共计719个,投资规模达到5360.22亿元,分别占全国生态环境PPP项目成交数量和投资规模的42.59%和46.45%。在11个省市中,安徽省成交项目数量最多,共计139个,占长江经济带成交项目量的19.33%,湖北省和贵州省数量次之,分别为111个和95个,分别占长江经济带成交项目总量的15.44%和13.21%。
长江经济带项目整体落地率为51.21%。其中,安徽省项目落地率高达80.35%,显著高于其他省份。其次浙江、江苏、云南3省项目落地情况相对较好,落地率超过50%,发起项目最多的贵州省落地率不足40%,推进进度相对较慢。
在黄河流域,项目数量共计413个,投资规模达到2954.15亿元,分别占全国生态环境PPP项目成交数量和投资规模的24.47%和25.60%。在9个省份中,河南省是成交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为最多的省份,成交项目数量共计110个,投资总额达1043.68亿元,占黄河流域总投资额的35.33%,远高于其他省份。山东省成交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额排名第2位,分别为102个和578.86亿元,四川省则成交了59个项目,总投资额513.75亿元,位居黄河流域第3名。
黄河流域项目整体落地率为43.38%。其中,内蒙古项目落地情况最好,落地率为56%。其次为山东和宁夏,均为50%。山西、甘肃等省份发起的项目成交数量和落地率相对较低。
在京津冀地区,成交生态环境PPP项目数量共计133个,投资规模为968.69亿元,分别占全国生态环境PPP项目入库数量和投资规模的7.88%和8.39%。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为河北省最多,其次为北京,天津最少。
京津冀地区PPP项目整体落地率达60.73%,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PPP项目落地率高达71.93%,天津PPP项目落地率为66.67%。这与京津冀地区对PPP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的政策保障不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