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天津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调整结构、深化治理、保护生态、防范风险,集中力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迈出了高水平步伐。
“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在日前召开的2019天津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温武瑞从助推绿色发展、深化污染治理、扩大生态空间、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将天津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和启示逐一道来。
陆海统筹综合施策
2018年7月,天津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印发实施“1+8”作战计划,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两年时间里,天津构建了攻坚组织领导体系、明确了攻坚目标任务体系、健全了攻坚推进落实体系,先后制定印发渤海综合治理强化作战计划、12条入海河流“一河一策”行动方案,通过增加制度供给,强化政策协同,闭环推进。
“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关乎小康成色。”温武瑞介绍说,天津地处京津冀区域、海河流域下游、渤海湾湾底,资源约束紧、产业结构重、排放强度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责任大、任务重、挑战多。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险滩”,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关键进展。
“十三五”规划9项约束性指标,7项已提前完成。支撑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长期困扰天津的“钢铁围城”“园区围城”治理取得突破,散煤、“散乱污”企业基本“清零”,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两个“短板”加快补齐。
渤海污染“问题在海里、根子在岸上”。温武瑞表示,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首先必须解决陆源污染问题。制定渤海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并升级提速,对12条入海河流实施“一河一策”治理行动,对上千个入海排口实施“查、测、溯、治、罚”专项行动,都是为了减少陆源污染。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从干流到支流、逐河摸排,从下游到上游、逐区分析,确定了“控源、治污、扩容、严管”的治理思路,启动实施4584项治理工程。具体说,就是强化源头治理,调整工业、种植、养殖三个结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强化污染治理,治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三类污水,削减入河污染总量;强化生态建设,加大生态流量、清理河道淤泥、加快湿地建设,扩大生态环境容量;强化监督管理,管控入海、入河、设施三类排口,全力确保达标排放。
“过去一年,地表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特别是12条入海河流基本消劣,说明治理思路、治理路径是正确的。”温武瑞表示。
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补齐近海污染治理短板很关键。天津建立实施了湾长制,构建“海上环卫”机制,统筹船舶、港口、城市的污水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规范整治海水养殖,实施500米净岸工程。同时,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风险防范。全面实施“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提升环境风险应急能力,建设海上污染应急设备库。
打造绿水青山生态名片
绿水青山,在天津已经从点到面、成片成势。
近年来,天津在生态保护工作中,实施了875平方公里湿地升级保护、736平方公里双城间屏障区规划建设、153公里海岸线严格保护等生态工程。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先后7次到七里海调研指导,强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坚持“留白、留绿、留璞”。天津市市长张国清强调指出,生态宜居是营商环境重要维度之一,要坚持生态优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几年间,天津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场景越来越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越来越多。875、736、153,既是天津的生态密码,更是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2016年以来,天津连续四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坚决禁止非法侵占自然生态空间,严厉打击破坏自然保护区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制定实施了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全面升级保护875平方公里湿地,全力守护“华北之肾”。特别是通过实施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恢复湿地3.5万亩,鸟类品种增至251种、数量增至50万只左右,生态系统得到较大恢复,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个空间,坚决避免摊大饼式发展,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规划建设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实施十大生态工程,已初步形成林水相依、宜业宜居的生态场景,为京津冀再造了一叶“城市绿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天津西青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蓟州区成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实现了突破。
今年以来,为了应对新形势,天津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主动服务“六稳”“六保”工作,支持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正常。同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调整“四大结构”,持续深化污染防治,努力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此外,破解突出环境问题。严格落实医疗废物、医疗废水监管服务和收集处置“两个全覆盖”,坚决杜绝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