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9日上午10:00,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城市精细化管理专场)。邀请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宝安区航城街道后瑞社区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
主题:“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环境”
来看一下,发布会公开的几组重要数据:
1、全市环卫指数从2017年1月的72.3提高至2020年5月的83.6。
2、完成了全市814座垃圾转运站和盐田垃圾焚烧厂的改造,全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2万吨/日。
3、将16个行业公厕纳入管理,共改造提升公厕2197座,新建公厕340座,建设了95座街头小型公厕。
4、到2019年全市公园总数达1090个,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87%,新增立体绿化100多万平方米,种植各类观花乔木13.8万株。
5、共建成绿道2448公里、绿道公共目的地382个。
6、1547个城中村完成综合治理,变成安全、干净、有序、和谐的文明新村和幸福家园。
7、共清除卫生死角垃圾268.5万吨,完成1500多个集贸市场整治提升,彻底消除“蜘蛛网”和污水横流乱象。
8、全市建成17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和区级科普教育馆,接待参观人数超过18万人次。
9、已有11155名督导员在全市10355个分类投放点进行常态化定时定点现场督导。
10、大约40%的城中村已完成集中分类投放点设施设置,全市共有1074台各类分类收运车辆,日均生活垃圾分流分类收运处理量3700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1.5%。
11、全市建成4座大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16个废旧家具拆解处理厂、9个废旧织物回收企业、18个果蔬垃圾处理点、22个绿化垃圾粉碎处理厂(点)等100余处分类处理设施。
12、计划2020年8月底前实现城中村垃圾分类全覆盖。
另外,发布会提到了几个概念,“公园城市”建设,“花园城市”建设,以及无废城市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深圳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管理,收运系统覆盖率要达到100%,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到35%,2025年提高到38%以上,2035年要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深圳规划,打造“世界级公园城市”。对标伦敦,依托众多山体、海湾环抱、十条河流、百条城径、千座公园的良好生态空间框架和优美城市绿化环境,从4方面着力打造。
还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是,发布会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抢抓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基建”机遇,也同样在提升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水平。
目前,深圳市政府的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已经初步具备支撑全市城市运行的各项基础能力。
开展了经济运行、生态环境、政务服务、交通运行、公共安全等14个领域的数据汇聚和融合关联;从“天蓝、水清、环境优美”三个方面采集运行数据,监测深圳的空气排名、河流水质等各类指标;建立了水治理专题,从河流水质监测、治理工程、污染源分布、执法处罚、市民投诉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并且,发布会也再次提到了《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具有三方面特点:分类操作规定得清晰具体,制度安排体现了对分类工作的支撑,源头减量方面有抓手、有特色。同时,条例还大幅调整处罚的额度。
比如第六十九条第四款规定:混合收集、运输已分类的生活垃圾的,处五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被处罚的企业将列入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