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监察 » 正文

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如何破题?浙江生态环境部门打出七套“组合拳”

日期:2020-10-09    来源:生态环境部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0
10/09
08: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生态环境部 环保服务 生态环境部门

窗外,1000多亩湖荡水质澄清,天鹅嬉戏;窗内,装修如火如荼,麟湖智谷建设快速推进。眼下,走进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秀水新区天鹅湖未来科学城,一派优美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相映成辉的美好图景,让人无法想象这里曾经是“水脏岸乱”的“不毛之地”。

从“不毛之地”到“绿色之城”的蝶变,少不了浙江生态环境部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助力。日前,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深入实施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从深化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改革、加强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完善治污正向激励机制、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加强环保科技创新服务和实施环保服务企业示范行动等七个方面,持续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服务保障功能,进一步深入实施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全力支持服务“六稳”“六保”,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深化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改革

进一步打通转化通道

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为此,《意见》第一条便明确,要深化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改革,进一步打通转化通道,打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示范样板,拓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实现途径。

树样板,拓途径,事实上浙江生态环境部门以自身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立足点,紧抓护美绿水青山这一打通转化通道的基础,服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已持续多年。

“你们在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改革试验区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实践?”“现在雨水污水是不是全部分流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进展如何?”“企业VOCs治理效果怎么样?”“一定要落实好治污主体责任,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方敏厅长带队赴台州仙居开展“三服务”

作为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由厅长方敏带头,厅领导和处室部门组成调研服务组,每年都会密集前往全省各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指导,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三服务”活动,在督促各地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服务支持当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改革。

此外,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及其直属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省生态环境低碳发展中心等单位,还与湖州、衢州、丽水等地政府和生态环境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并通过鼓励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改革试验区、特别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等的建设和创建,在打通转化通道方面对各地从方向上给予引导、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从资金上给予补助。

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更是发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线先锋队的作用,一方面监管督导,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一方面出谋划策,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助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

如今,在生态环境部门的服务助力下,浙江已成功创建湖州、衢州、丽水和宁海等7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象山、安吉、嘉善和浦江1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深入推进了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改革试验区、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以及丽水、安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等建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越走越宽畅。

下一步,浙江生态环境部门将按照《意见》要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结合“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服务各地探索形成GEP与GDP协同增长的考核评价体系,支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制造、文旅、医养等新产业新模式,持续打造出一批又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可复制可推广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示范样板。

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作为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主力军,强机制、优监管、提能力……浙江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可谓用出了“十八般武艺”。

“这个监测站点PM2.5数值达到31,高于其他站点均值10个点,肯定有情况。”前几天,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蓝天办负责人黄晓峰在通过手机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APP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巡查时发现了异常,便一边把情况反映到工作群中,一边前往该点位所在的袍中路附近进行原因排查。

空气质量比对监测

这个空气质量监测小微站点所在位置比较特殊,周边有一处建筑工地,常有扬尘;附近小餐饮店比较多,会有油烟排放;正对面就是一条马路,早晚高峰受汽车尾气排放影响较大……要在以往,黄晓峰只能绕着监测点到四周去排查,什么时候能查到,心里根本无数。而这次,他在现场巡查了一圈,把该监测点与周边的几个监测点数据变化情况一比较,就迅速确定了“祸首”——工地工人进行切割作业时未落实湿法作业措施。随后,该街道马上向工地下发交办单,并责令工地立即停工整治。

“以前,排查空气污染源主要靠‘人力’,往往赶到现场却查无实据,现在人不到现场就能精准‘捕获’污染源。”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打好打赢治气攻坚战,提升大气环境质量,绍兴生态环境部门今年以来创新了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模式,推动各地设置了网格员,配套建设了空气质量监测小微站,做到了大气污染问题“露头”就发现,发现即查处,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也让想靠偷排漏排省成本、抢市场、多挣钱的企业无机可寻。

今年上半年,绍兴空气质量PM2.5平均浓度仅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4.9%,取得了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改善幅度排名第五、浙江第一的好成绩。

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济也呈现高质量发展之势。上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绍兴规上工业增加值仍同比增长1.2%,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

生态环境监管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进中趋优,绍兴经验只是浙江生态环境部门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意见》则在总结固化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夯实高质量发展绿色本底方面,生态环境部门要深入推进治气、治水、治土、治废专项行动,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自然保护地、重要水源地等生态空间保护,强化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补齐城乡污水、固体废物等环境治理设施短板,研究破解涉环保设施“邻避”问题;加快构建要素全覆盖、天地海一体化的环境监测体系和智能化生态环境管理格局,推进新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引导环境治理全民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在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构建公平竞争营商环境方面,生态环境部门除了要利用“互联网+监管”,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网络,建立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精准化以外,还要推进一批地方性法规规章、地方标准制修订,提高涉企政策的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实施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出台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依法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强重点地区定点集中帮扶,解决一批生态环境重点问题。

加强要素保障和科技创新服务

完善正向激励和服务长效机制

服务企业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浙江生态环境部门深明此道,从加强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完善治污正向激励机制、加强环保科技创新服务、实施环保服务企业示范行动等多个方面,服务企业生产、项目实施、产业发展。

“原来环评报告表项目办理至少需要两周时间,想不到现在一天就办好,环评审批改革后办事真是方便高效。”“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审批,甚至可以让我们一次都不跑,环评费用也大大降低,给环保部门点个赞!”……如今,在金华义乌市常常能听到企业对生态环境部门赞不绝口。

如潮的好评源自义乌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负责人介绍,原来环评审批程序规定,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必须单独做环评。然而,义乌的实际情况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污染相对较轻,每家企业单独做环评,则环评文件编制繁琐、费用高,审批时间长、效率低。为此,义乌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率先在浙江启动实施“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对通过区域环评审查的地区,将直接共享区域环评成果,这样不仅可大幅简化报批程序,甚至还无需进行单独项目环评审批。

除了实施“区域环评+环境标准”,义乌还实行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代办制+承诺制”,企业只要通过浙江省政务服务网(金华市)环评中介服务超市自由选择环评中介机构委托开展服务后,由环评中介机构、环境影响评估机构、环保局三家组成的“协作代办、全程代跑”模式便正式“上线运行”。从提交环评资料、专家评审到环评文件修改完善、批复送达,企业足不出户,一次都不用跑。

环评审批简便提速降费,作为环评审批重要内容的总量指标,浙江生态环境部门也给予了企业“贴身”的服务,特别是浙江省生态环境低碳发展中心,组建多个服务小组,定期不定期赴基层和企业开展对接服务,一次次帮助破解建设项目总量指标的问题,并在符合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减排的前提下,对属地指标不足的部分予以调配支持。

让企业省心省力又省钱,环评审批制度创新、总量指标调配支持等均只是浙江生态环境部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生态环境要素保障的缩影。作为服务企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之一,《意见》要求,生态环境部门要在持续做好环评审批制度创新、总量指标调配支持等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开拓创新,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四大建设”等重大决策,加强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加大排污权指标调配支持,落实“三线一单”管控制度,持续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实施环评审批、监督执法、减排措施正面清单,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要素保障。

同时,通过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推进企业持证按证排污、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等,不断完善治污正向激励机制,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环保领域科技创新、深化生态环境第三方治理、规范环境治理市场秩序、支持环保产业做大做强等,持续加强环保科技创新服务,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此外,《意见》还明确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部门要联动实施环保服务企业“十百千”行动,每个县(市、区)选择10家左右企业开展结对服务,做到各设区市结对服务企业100家左右,全省结对服务1000家左右;配套搭建多功能、“一站式”环保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在线环保超市”,常态化提供线上线下咨询服务,持续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切实加强环保涉企政策评估等,建立健全环保服务长效机制。

“接下来,浙江生态环境部门将按照《意见》要求,既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又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浙江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作出更大贡献,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