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去年以来,济南市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实现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新路子。
顺应民意齐心协力促项目早落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逐年增多。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仅污染地表水源,而且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及人居环境。
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2019年7月,国家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立足我国农村实际,选择适宜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之路。随后,山东省下发了《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省3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村庄内污水横流、乱排乱倒情况基本消除,运维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到2025年,全省55%以上的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必须以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为突破口,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基于这个出发点,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启动重大民生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预计总投资150亿元,涉及全市5125个行政村,惠及农村人口350万人。
市委市政府要求济南要“走在全省前列”,提出到今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占比达到43%。同时,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先后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考察调研,按照“统筹规划、梯次推进,政府推动、多元投入,部门协同、合力攻坚,建管并重、科学运维”的工作原则,对全市涉农镇(街道)及所属行政村、新型农村社区实施生活污水治理。
顶层设计,先行先试,优化布局,紧锣密鼓……自项目启动以来,全市上下抢抓时机、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科学施工,全力以赴促进项目早建成、早运营、早见效。
变废为宝农村污水实现循环再利用
600亩稻田美景如画、穿村而过的景观河清澈见底,一幅田园山居图正在徐徐展开——在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席庄村,河流清洁正在改写农村环境新面貌。
难以想象,如今水清景美的穿村河,曾是令人头疼的臭水沟。由于村内没有污水排放设施,生活污水只能靠自己蒸发或者流到河里。下雨时,村里污水横流,苍蝇蚊子到处乱飞,形成了黑臭水体。
2019年,全市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后,槐荫区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公开招投标精选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污水处理站进行提升改造。
安庄污水处理站是国辰公司槐荫分公司管护的站点之一,该站外排污水主要来自吴家堡街道安庄、席庄两个村900多口的居民生活污水,提升改造后,日处理能力200立方米,不仅解决了农村污水排污问题,还可用于农业灌溉,真正实现了循环再利用。
67岁的席庄村村民席景亮告诉记者:“现在家家户户都有集水池,村里实现了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净化。经过污水治理,村子整洁了、不臭了,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旅游乡村。”
席庄村的发展就像一滴水,折射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村民看得见的是生活的变化,看不见的是这民生工程的背后故事。
2019年以来,市城乡水务局对济南市农村污水治理现状进行了调查,摸清了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家底和短板;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全市规范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结合黄河滩区迁建、村庄拆迁整合、乡村振兴样板村、美丽村居、农村饮水安全等,多部门合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截至10月底,全市污水治理工程全市5125个行政村中,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2248个,占比43.9%,超出省定任务目标。”
因地制宜以环境改善提升群众幸福感
溪水潺潺,花坛点缀其间,鱼儿在清澈的河水中游来游去,眼前的南部山区穆家村小学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颠覆了人们的想象。
南部山区是济南的泉源、水源地和后花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它的污水处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济南市名泉和地下水的质量。
地处南部山区的穆家村,地形高、人口居住分散、污水难以集中收集,污水流入下游的水库里,给水库水质带来不良影响。济南市采用了分散式处理模式,在村内建立多个小型污水处理站,出水就地回用,解决管网铺设难题。
市城乡水务局农村水利处四级调研员杨林霞介绍:“在济南市实施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中,通过科学规划引领、因地制宜选择污水处理终端工艺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简便适用的原则,选用成熟可靠、适合农村特点和实际的工艺技术,实现有害物质和污染成分有效清除降解,促进污水变废为宝资源化再利用。”
山东蓝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马新忠告诉记者:“我们共建立30多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特点是占地少、站点美观;工艺上采用生化处理方式,出水水质稳定;控制上采用全自动智能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实时监测、控制设备运行,不仅美观、绿色环保,也可以用于灌溉。”
11月13日,记者在南部山区先锋店村看到,一根根黑色的管道铺设在田野里,管子里流淌的,是净化处理过的“生活污水”。这些曾经的“废水”,可以通过远程监控、无人值守、遥控指挥等进行智能化灌溉。
据了解,目前已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内,污水横流、乱排乱倒情况基本消除,群众发自内心感叹:村庄更美了,污水变没了,心情也变得更好了。
“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打造高质量农村水环境成为乡村发展繁荣的关键。“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机制、模式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努力改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走一条符合济南市实际的生活污水治理道路,让济南的水更清、山更绿、泉更欢、景更美。”杨林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