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来,枣强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48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领跑全市,在全省134个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县(市、区)中排名第17位。截至11月底,该县PM2.5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13%,改善率位居全市首位,其余各项指标同比均获大幅改善,实现了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的“开门红”。
进入秋冬季以来,该县县委、县政府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先后多次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控工作进行重点调度,印发了《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并动员全县力量积极投入到攻坚战中。
全力应对重污染天气,最大限度实现削峰降速
科学谋划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精准性高、可操作性强的减排措施,并逐一指导432家重点涉气企业落实。同时,在县域13个重点行业中全面推行重污染天气绩效评级制,引导重点行业开展深度治理,着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使县域企业在重污染天气下实现了“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此外,在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该县还组织生态环境、住建、公安、工信等多部门力量,针对工业企业、建筑工地、机动车尾气等方面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导、巡查,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削峰降速。
严防劣质散煤复燃,疏堵结合开展攻坚治理
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有效防止县域劣质散煤复燃。一方面,加大“煤改气、煤改电”推广进程,结合各村及群众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到“易气则气、易电则电、应改尽改”,既方面了群众采暖又减少了散煤复燃隐患;另一方面,通过无人机飞行巡查、路检路查、走访入户等多种方式,对县域各村居民采暖情况及散煤销售点进行全面排查,并对非法运入辖区的劣质散煤进行拦截、查扣。10月份以来,该县已利用无人机在辖区内开展飞行巡查2轮次,开展入户宣讲1轮次,清理散煤复燃隐患点位5处,先后开展散煤路检路查20余次,查扣各类劣质散煤100余吨。
严打露天焚烧行为,实现全网格无缝隙管控
在县域内构建起县、乡、片、村四级环境监管网格,组成近千人的网格员专兼职队伍,投资150余万元为一线网格员配备了灭火器、电动车等巡查装备,强化网格员培训、管理,有效提升一线网格员的火情处置能力。同时,对秸秆禁烧监控网络、公安系统治安监控网络、住建系统扬尘监控系统及各网格员手机APP等多平台数据进行了整合,构建起“线上+线下”互动互联的秸秆、垃圾露天焚烧监管网络,实现了县域全网格无缝隙巡查管控。今年以来,该县已先后处置秸秆、垃圾露天焚烧隐患124处,立案查处秸秆、垃圾焚烧案件16起。
创新机制长效管控,不断强化降尘抑尘措施
以建立健全道路抑尘、工地扬尘治理长效机制为抓手,对扬尘污染出重拳、下狠手。一是采用“机械化清洁”“人机配合”等工作模式,对辖区道路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大道路洒水抑尘频次,对道路两旁的扬尘污染隐患进行彻底清理,并在城区主干道推广“以克论净、深度保洁”制度;二是全面推行施工工地扬尘治理责任制和建筑工地包联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工地、重点点位实施分包责任制,加大工地扬尘治理力度,并采用视频巡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对各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今年以来,该县已先后清理、治理各类扬尘污染隐患500余处。
综合施策联动防控,精准治理车辆尾气污染
针对重型柴油机动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车辆尾气污染,整合生态环境、公安、交通等多部门力量,采取路检路查、入户检测、联网监控、公交免费等多项措施,有效减少了县域车辆带来的尾气排放污染。一是在县域交通要道持续开展重型柴油机动货车路检路查,加大对尾气超标车辆的处罚力度;二是针对重点企业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入户检测,加大超标排放机械的改造治理督促力度;三是推广安装重型柴油车OBD远程在线监控,实现了重型柴油车排放情况的在线联网监控;四是实施采暖季期间城区公交车免费乘坐,有效减少了县域家庭用车的使用频次和尾气排放量。
下一步,该县将继续深化各项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控措施,不断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领域的大气污染治理,着力减少企业、工地、道路、生活、交通等涉气污染源的排放量,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秋冬季攻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