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武汉市新洲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致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新洲,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部分重点监测指标跨界断面出境水质全部合格,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市排名前列。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洲区累积的环保欠账越来越突出,空气质量、河流湖泊水质下降,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长江岸线码头扬尘污染招致反复投诉。十三五期间,新洲区摒弃损害生态的发展模式,统筹兼顾生态与发展,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新洲区环境质量。
今年以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新洲区分局按照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库排放企业清单、重点排放企业清单、重点工业园区清单、重点企业集群清单,组织开展入户调查,督促中交二航局、武船重工等6家重点企业启动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继续巩固新洲区无燃煤锅炉成果,清理废弃燃煤锅炉,鼓励燃气锅炉执行低氮改造,先后完成华源丰(10吨燃气锅炉)和卓宝(4吨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推进6座燃煤窑炉淘汰改造,年底即将实现燃煤锅炉整治清零。今年1-9月份新洲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0.8%;PM10浓度均值同比下降17.7%;PM2.5浓度均值同比下降24.3%;NO2浓度均值、臭氧月均值都比去年同期下降。
新洲区在统筹生态与发展时注重找准平衡点、着力点,在推动发展的同时加强治理。今年继续开展水源地清理,启动2020年保护区设施建设,阳逻水厂取水口迁移至双柳,邾城刘集水厂扩建工程复工、刘集与汪集水厂实现管网联接,道观河水厂扩建工程启动,与和平、旧街、辛冲3个水厂管网联通实施,在武汉市率先探索跨区(县)生态补偿新机制,确保了道观河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在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强化与上游红安、麻城、团风对接机制,落实雨水自动站运维技术三方对接机制,加强水质预警监测,加密、加频水质监测与分析,执行入河闸口清单应急管控调度。今年1—10月,倒水龙口、举水沐家泾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质都好于去年同期。疫情期间,市生态环境局新洲区分局加大监测频次,每周开展一次监测。督促新冠肺炎定点诊疗医院、方舱医院、隔离点及污水处理厂做好消杀工作,监测站每天安排人员对各单位外排废水进行监督监测,确保各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1—9月监测各类医疗废水240余次、污水处理厂240余次,监测重点污染源70余家(次),并将监测结果上网公示。
十三五期间,新洲区累计实施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91项,投入资金80亿6115万元,包括氨氮排放总量减排率、化学需氧量减排率等14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等21项生态环境预期性指标绝大部分可完成达标。
新洲区道观湖风景区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发展生态根基。今年市生态环境局新洲区分局印制出台《武汉市新洲区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对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和风险管控给出了路线图。全力打赢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严格落实“一企一策”,完成长江两岸造林绿化面积2184亩。鄢家湖黑臭水体整治圆满收官,水质变清、湖岸变绿,并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环境部的检查验收。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重点清理排查辛冲街高桥村和邾城街铁衖村5公里范围内建筑模板加工厂、蛋托生产加工厂、煤气站、加油站等小型企业。非法码头得到有效整改,河道非法采砂治理力度不断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空前,2020年第三方锁定畜禽养殖场922户,目前已关停450户,完成提档升级133家。启动农村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建设,村庄清洁行动和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
强力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新洲区共承担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91项,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66项,剩余25项均达到序时进度要求。
十三五期间,新洲区逐年加大街村生态创建力度,目前已建成省级生态乡镇5个、市级以上生态乡村339个。新洲区考核断面和点位水质优良比例较上年同期增加、劣Ⅴ类水体清零,城镇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达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要求。2019年全年、2020年上半年,新洲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比2015年增加10.1和25.8个百分点,总体完成“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