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郭勒市政协就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进行专题调研时发现,虽然自治区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还存在工业固废(危废)综合利用率较低、无害化处理产业发展缺乏创新、危废处置行业发展不均衡、监督管理力量有限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内蒙古固废(危废)种类相对集中、单一,存在品位低、成分复杂等特点,受地理位置偏僻导致产品运输成本增加,固废(危废)综合利用产品的竞争力不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能力弱。”霍林郭勒市政协委员王云崇指出,自治区工业固废作为原材料外运或转化成成品外销,都因运输成本过大而缺乏竞争力;企业固废(危废)高效、高值利用的原创性技术研发乏力,处置工艺还停留在比较粗放阶段;缺少对固废(危废)综合利用的强制性要求和针对性奖惩措施,一些企业缺少投资开发固废综合利用重大关键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导致工业固体废物(危废)的综合利用率极低,有些地区固废(危废)综合利用率不足5%,无害化、资源化水平有限。
为此,霍林郭勒市政协建议,进一步加强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场所、环境监测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科研投入和政策支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企业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研究探索产、学、研战略合作,搭建企业与高校联系平台,推动自治区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转型升级及成果转化。创建和培育固废利用产业链,拓宽固废资源化利用市场。
强化技术标准,提升监管能力。加强生态环保部门与工业园区、公安、卫健、工信、交通、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单位的沟通协作,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执法机制。建设完善信息平台,全面掌握的固废(危废)产生、存储、转运、处理、综合利用等情况,建立固废(危废)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数据库,启动危废及产物追踪机制,用大数据监管固废(危废)处置,实施全过程监管。完善环保与交通部门协作机制,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与卫健系统的协同合作,通过对职业病监测、地方流行病筛查、饮用水检测等途径,拓展监督渠道、提升监管能力,多渠道拓展监督范围。结合实际和生态环境重点问题,建立起全民监督环境违法行为的社会环境。
“目前,国内危废市场的参与者众多,随着危废处理‘量价齐增’情况的延续,必然将有更多的资本进入该领域。”王云崇说,应制定完善固废(危废)利用处置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和退出机制,鼓励固废(危废)处置企业加大投入,用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提升竞争力,淘汰落后工艺和落后企业,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全力激发市场活力,解决好工业固体废物污染威胁,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