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国首次向全球明确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提出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在碳中和理念、“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等政策加持,融资环境持续改善的背景下,环保部分细分赛道有望重回高增长的景气周期。
有分析认为,在此背景下,致力于构建大固废全产业生态链的高能环境(603588)2020年新增7个垃圾焚烧项目并网发电,在手运营的10个项目日处理规模达到8500吨,有望带来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增长前景值得期待。
生活垃圾焚烧固废产业链中的确定性机会
有分析指出,要想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势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两高一剩”行业产能,全力发展新能源,积极实现公共服务领域的电动化转型。从国际能源机构IEA披露的数据来看,商业及公共服务领域占碳排放总量不到2%,即使近几年垃圾焚烧产能加速落地,这一部分新增的碳排放依旧远不及传统化石能源应用领域的排放。另一方面,垃圾焚烧的碳排放相较于填埋大大减少,随着生活垃圾量的增长,增大生活垃圾处理中焚烧比例是最好的选择。
202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要求“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的地区,要加快发展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适度超前建设与生活垃圾清运量相适应的焚烧处理设施,到2023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在垃圾填埋“新增难+存量减”趋势下,垃圾焚烧替代属性凸显,产能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20年全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59.14万吨/日,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约54%,对比发达国家75%的垃圾焚烧率,我国仍有21%的发展空间。
运营属性持续强化未来有望贡献稳定现金流
高能环境自2015年进入垃圾焚烧领域,虽然起步略晚,但是起点高、发展快、秉持高标准,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头。
2019年以来,高能环境持续推广“第三代蓝色焚烧技术体系”与“烟气超净排放技术”方向定位、科技成果转化、装备化水平与项目应用,加快提升公司垃圾发电全产业链竞争力,在核心技术研发、关键设备研制与集成、投资建设、EPC工程总承包、运营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增强一体化、协同运作、提效降本的优势,目前已具备规划建设、工艺方案、工程设计的技术集成与研发能力,在垃圾焚烧领域主编3项行业标准、参编22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引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关键工艺及设备优化集成,以高标准、好设备、优工艺践行垃圾焚烧。行业内公开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高能环境垃圾焚烧项目在工况指标上多项指标排名全国前五,领跑行业。
2020年前三季度,高能环境运营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81.7%,主要得益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投运项目增多。垃圾焚烧工程建设项目全力推进,新投产包括濮阳高能、岳阳高能、新沂高能、临邑高能、静海高能、荆门高能、泗洪高能二期等7个项目,仍处于产能爬坡期,未来运营贡献有望继续增长。
据高能环境介绍,公司提倡要重视垃圾焚烧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并追求每一步的极致化,对所有项目按照“垃圾焚烧发电厂AAA评级”标准建设运营,截至2020年底已投产的10个垃圾焚烧项目处理规模达到8500吨/天,未来还将有内江、海拉尔、伊宁、顺义三期等项目投产,日处理规模即将突破10000吨。
分析指出,随着高能环境在建项目陆续达产,叠加国内新增产能增速放缓背景下,项目新建数量增速或将放缓,运营项目占比有望提升。相较于投产期,运营期资本开支压力减小,由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具备较强的需求刚性,且电费和处理费回款相对平稳,随着运营收入占比提升,预计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继续稳步增长。
从长期来看,随着垃圾焚烧行业的逐渐成熟,排放标准收紧、运营管理要求趋严、“国补退坡”是必然趋势,这对于部分运营能力较弱,环保排放不达标,盈利能力不强的小型垃圾焚烧企业有较大冲击,而行业内诸如高能环境等优质龙头企业,具有“资金+运营能力+核心技术”等多项竞争优势,有望抓住“国补退坡”背景下的行业整合机会,顺势通过并购扩张提升自身的市占率水平。未来,随着补贴退坡影响被市场消化,低估值的垃圾焚烧板块有望从底部启动进入高增长通道,高能环境在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较多,逐步投产后将带来更为稳定的业绩增长,叠加公司运营项目持续挖潜、新订单增长良好,公司有望享受估值溢价,增长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