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碳排放 » 碳排放 » 正文

碳中和:全国碳市场扬帆起航 绿色化转型箭在弦上

日期:2021-03-24    来源:中信证券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1
03/24
10:0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碳中和 碳市场 碳排放交易体系

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构建了“区域碳交易试点+自愿减排机制”的碳交易体系。全国碳交易市场将于2021年年中启动,2225家发电企业被首批列入重点排放单位,水泥、电解铝行业或随后纳入。预计短期内碳价温和上涨,不会导致企业成本快速抬升。碳价的引入将有效引导投资决策,风电光伏、储能、电炉炼钢、水电铝及碳金融等领域或迎历史性发展机遇。

碳排放交易体系是我国实现碳中和远景的重要抓手,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是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主要借鉴对象。

碳交易体系的核心思路是将排放控制目标转化为逐年递减的排放权配额,并根据产量进行分配。减排企业可以通过出售剩余排放权获得利润,而排放超标企业则需购买以补足配额。目前全球共运行28个区域碳交易体系,均采取总量管制和交易(Cap-and-Trade)模式,其中欧盟碳交易体系机制建设最为成熟,是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蓝本。碳交易的引入增加了高排放企业生产成本,有望实现落后产能出清,提升行业集中度。

我国逐步构建起“区域碳交易试点+自愿减排机制”的碳交易体系,目前市场缺乏流动性,且碳价较低,难以形成有效约束。

2013年起,我国陆续在8省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主要覆盖发电、建材、钢铁等高耗能行业。而未被纳入碳交易市场的风电、光伏、森林碳汇等项目可以参与自愿减排机制,获取发国家改委签发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进而通过出售CCER间接参与碳交易。试点阶段碳市场缺乏有效性:一方面,试点市场8年累计成交金额仅90亿元,超三成交易日无交易行为,流动性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配额发放宽松,导致多数地区2020年成交价仅10~40元/吨,对企业约束有限。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2021年年中启动,电力行业被首批纳入,短期内碳价或仍保持低位。

2225家发电企业被首批纳入全国碳交易,未来覆盖行业将逐步扩大至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民航八大行业。交易产品包括全国碳配额与CCER现货,初期配额分配仍将较为宽松,且全部免费分配,整体碳价或于低位稳步慢涨,预计2021年平均碳价49元/吨,2030年增长至93元/吨,不会导致企业成本过快抬升。

碳价的引入或有效引导市场投资决策,对相关产业产生显著影响:

电力行业是目前唯一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行业,风电光伏等领域市场份额有望扩张,利润或有显著提升空间。火力发电被首批纳入全国碳交易体系,而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不直接纳入碳交易之中。一方面,预计碳成本的引入使得火力发电成本抬升,光伏、风电将逐渐取代火电成为电力行业主力。另一方面,预计碳成本将推升电力市场出清价格,风光发电利润空间将有效增长。另外,风光企业可以参与自愿减排机制,通过出售CCER间接参与碳交易市场,获得最高7.4分/kWh的额外收益。

剩余七大行业随后纳入碳交易,储能、电炉炼钢、水电铝或迎历史性市场机遇。1)储能行业与风电光伏“孪生”发展,锂电储能或成市场主流。2)电炉炼钢碳排放仅为高炉炼钢1/4,碳成本引入后具有显著优势,市场占比有望从2020年的12%提升至2030年的25%。石墨电极、耐火材料等电炉炼钢关键耗材需求量有望显著增长。3)水电铝碳排放比火电铝低86.2%,碳交易或给水电铝带来300元以上成本优势,北铝南移趋势或逐渐强化,云南水电铝行业竞争力将显著提升。

早碳金融是未来碳交易体系必然发展方向,金融机构业务机会可观。欧盟碳期货交易规模是现货的13倍,期货的引入大幅提高了市场活跃度。碳期货引入后碳市场年交易金额或达5000亿元,金融机构业务机会广阔。

风险因素:

经济增速下行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