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4月15日表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她同时建议中国进一步完善全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吸引更多私人部门参与绿色投资,以加大减排和促进绿色经济复苏。
格奥尔基耶娃当天在中国人民银行与IMF共同举办的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上说,中国持续推动改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和平衡增长,这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正如刚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指出,中国持续推动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经济增长转型,同时支持服务业和高科技部门扩张,这将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碳密度,从而降低实现气候目标的难度。
格奥尔基耶娃指出,碳定价是目前最有效、性价比最高的减排方法。通过上调整体能源价格,碳定价能激励家庭和企业转向更绿色的选择,从而提升能效。它还能为可再生能源和化石燃料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提振绿色投资,刺激创新。
格奥尔基耶娃对中国通过征收煤炭税、为能源部门引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制度等做法减少碳排放表示欢迎。她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完善全国碳排放交易制度,比如将重点转向设置企业总排放上限、逐步采纳更进取的目标、将其推广至能源部门以外、通过分配排放配额获取收入等。
格奥尔基耶娃还表示,全球经济前景开始变得更加明朗,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4%。IMF同时预计,从现在到2026年,中国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将超过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