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土壤污染防治专项审计调查工作开展以来,常州市审计局赴南京市审计组紧扣省审计厅制定的工作方案,结合南京市的实际情况,把审计专题尤其是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审计专题作为本次审计调查的先导性、关键性环节来抓,打出“取长+补短”“必修+选修”“线上+线下”的“组合拳”,以区域板块为载体,内容相对固定,人员动态组合,选点试审,逐步推开等灵活的方式开展审计工作。
“取长+补短”,做优人员配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审计专业性强,专题组专门聘请从事建设用地污染修复方面的专家参与审计,就专题审计内容提出专业意见,协助审计人员发现相关部门在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政策规划目标上方面的问题,提升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违法违规事项及背后深层次原因的认识和把握,通过揭示影响广泛的普遍性问题,从政策、制度、管理层面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深度建议。审计人员与专家协同合作,取长补短,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切实增强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审计的整体性、全局性和宏观性。
“必修+选修”,做细计划管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作目前存在底数不清、技术不成熟、治理成本高等诸多难点矛盾问题,审计过程中,专题组统一计划安排,首选资金大、项目多的栖霞区作为延伸审计第一站,全员进驻,细化实施方案,在修复项目审计事项中,明确将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是否开展、项目是否按照修复设计方案实施、效果评估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参建单位招投标是否合规、工程管理是否规范作为专题审计的“必修科目”,一张表到底、一体化推进,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同时,自选动作有的放矢,将综合单价组成是否恰当、药剂材料用量是否标准列为修复项目审计的“选修科目”,通过合力解剖“麻雀”,为后期分组延伸打造“样板”,达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效果。
“线上+线下”,做实科技强审。化工企业的关停退出势必带来大量污染地块遗留,专题组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做好数据分析,将从事过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电镀等疑似污染地块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明,再与划拨地块、出让地块的图斑进行叠加比对,筛选问题图斑,快速核实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地块。运用“线上”技术同时,通过“线下”实地查勘、查阅企业资料等方式,关注疑似污染地块在企业关停拆除过程中和拆除后是否有相应的环境监管措施,现场指出不足,促进主管部门规范对重点行业遗留地块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