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科学绿化的工作原则,提出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开展林草植被建设,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志鸥表示,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在植树造林方面的投入。数据显示,2016至2020年间我国植被覆盖率较2000至2019年平均值上升6%,为2000年以来植被覆盖状况最好的5年。
科技助力毛乌素沙漠营林治沙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因此榆林市也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当年的榆林市郊半公里外就是寸草不生的流沙,如今,许多当年的沙地成了草地、林地和良田。此外,榆林市还在沙漠腹地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经过几十年的“防风固沙”治理后,“沙进人退”变成了“人进沙退”,荒山秃岭也蜕变成绿满山川。去年,陕西省林业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退出陕西版图。
榆林的治沙造林史,可谓是一部生态建设的科学史。榆林人民在与风沙的抗争路中,不断学习、累积经验、大胆实践,最终探索出科学治沙新机制、新途径、新办法,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防沙治沙新路子。
面对寸草不生的苍凉沙漠,榆林从点滴的、零星的沙柳柠条等沙生植物入手,坚持适地适树,良种壮苗,并根据榆林的自然环境与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地总结出不同地形地貌的治理办法,指导群众逐渐从单纯防风固沙植树造林到多种杨、柳、榆、杏、果等经济林,不断优化林木结构。
樟子松是辽西北抗风固沙中担任主角的树种,越是在风沙肆虐、干旱少雨的恶劣条件下,越是长得郁郁葱葱。为充分发挥其防风固沙能力强的特性,林科人员于1973年建立了西北地区唯一的樟子松良种基地——榆林市樟子松种子园。此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中国林科院等科研单位还合作成立了“榆林市长柄扁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旨在开发长柄扁桃产业。建成的市林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开展了大樱桃、黑枸杞、美国红树莓等11个项目的试验研究。
同时,榆林还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工程,在城郊建成了100多公里的环榆林城生态圈。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铁路沿线、河流沿岸、水库周边建成绿色长廊1800多公里。
在此基础上,榆林“东枣、西薯、北种、南豆”的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不断发展壮大“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目前,全市各类经济林面积达400万亩,其中红枣170万亩、“两杏”80万亩、山地苹果65万亩、长柄扁桃40万亩、核桃32万亩、海红果5万亩,构建起独出心裁的经济林果产业主框架,形成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全市从事沙产业的企事业单位达150多家,年产值4.8亿元,从业人员10万余人。
依托科技创新,尊重自然规律,一手抓人工治理,一手抓自然修复。我国防沙治沙方式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治沙“妙招”越来越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河西走廊筑起绿色生态屏障
河西走廊是我国西北地区防沙治沙的绿色屏障,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副司长屠志方表示,近些年来,河西走廊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较好地平衡了水、沙、绿、富之间的关系,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有益经验。
武威市是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站,它毗邻我国第三、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西北部、北部、东北部分别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夹,境内危害严重的风沙口达286个,治沙难度极大。
为了改变现状,武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优化“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布局,大规模开展治沙造林和国土绿化行动。截至2019年,武威三北防护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71.75万亩,封育253.62万亩。
此外,武威还制定了《武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武威市生态屏障行动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生态治理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科学编制了《武威市防沙治沙总体规划》,提出防沙治沙目标任务、区域布局、建设内容和政策措施,持续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为了唤起民众环境保护意识,武威每年在“3·12中国植树节”“6·17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形成了干部谋划防沙治沙、群众参与防沙治沙、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除了上述措施,武威还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造林绿化,采取个人、联户、企业承包经营的方式,承包到户国有治沙生态林180.92万亩。同时,武威还大力探索“互联网+防沙治沙”模式,众筹治沙造林,积极争取“小渊基金”造林绿化项目、“蚂蚁森林”项目、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林公益项目等。
宣城高质量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
《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了地方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林长制是继河长制、湖长制之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可以在提升植树造林效率和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宣城是安徽省唯一的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今年开始全面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高质量推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森林生态质量稳步提升,全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801.7亿元/年,每公顷价值为10.11万元/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宣城制定市级、县级林长年度任务书,严格落实林长会议、巡林、督导等制度。在全省首创县乡村三级林长履职公示公开制度,每季度公示县级林长、每月公示乡村林长履职动态,接受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开启“林长履职集中调研月”活动,实地督查、推进县乡村林长重点任务落实。今年,26名市级林长深入一线巡林调研36次,带动2060名县乡村林长巡林2.6万次,解决突出问题1679个。宣城还强化项目支撑,实施林长制“五大工程”项目210个,计划投资88.5亿元。
此外,宣城还开展了“纪念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暨‘碳达峰、碳中和’系列活动”,由市直单位带头建立义务植树认建认养基地,并带动企业积极开展“碳中和”林建设试点,累计募集建设资金466.64万元,建设“碳中和”林547亩。
实行林长制,打破了过去一个部门主管林业的局面,对提升植树造林的效率和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林长制建立起从上到下、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林长的组织体系,实行党政同责、全域覆盖,层层压实保护发展森林等资源的责任,真正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解决了过去资源保护力度不够、任务不实、责任不清等问题。
通过实行林长制,各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安徽、江西、山东、重庆、海南、山西、贵州、福建等8个省市已全面推行林长制,其他省份对于林长制的探索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各地做出绿化工作新探索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4.1%。面对新的国土绿化目标,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土绿化、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不少地方做出了新的探索。
“从绿化理念来看,山西目前的绿化更重视系统和整体布局,比如提出了‘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的整体布局。”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云龙表示,重视系统和整体布局的同时也将更加侧重促进增绿、增景、增收有机统一和科学绿化理念的贯彻,依据不同地域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定。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境内西部绵延400多公里的吕梁山脉紧挨黄河,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9%,曾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面对如此生态窘境,山西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与绿化结合,成为山西国土绿化布局的新特色。山西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表示,为了改变现状,运城不仅着眼于黄河沿岸的“控污”与“绿岸”,还将环境治理与绿色产业发展的格局紧密结合。
国土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据悉,“十三五”期间,山西省累计造林2307.35万亩,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展望未来,山西将聚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再安排500万亩营造林任务。
除了山西,北京的植绿理念也慢慢从重数量到重质量,再到更加系统和整体的布局规划转变。
据了解,增强全市生态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将成为“十四五”时期首都生态建设的一大突出特色。下一步,北京将推进森林湿地有机融合,建设林城相映、林田相护、林水相依、林村相伴、市域一体的自然生态系统,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连通性、稳定性。
以北京城区最大的“绿肺”——北京温榆河公园一期示范区为例,“温榆河公园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就是统筹生态要素,构建蓝绿交织的绿色生态空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大伟表示,这也是北京市从重建设、重规模升级为建管并重,进而推动国土绿化从“绿起来、美起来”向“活起来”转变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