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经聊城市东阿县、阳谷县,全长59.52公里,堤防长度59.55公里,其中,东阿56.45公里,阳谷3.1公里。黄河支流金堤河流经聊城83.4公里,其中,莘县33.67公里,阳谷49.73公里。近年来,聊城市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着力强化黄河文旅资源挖掘利用,扎实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明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方向。制定了《聊城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推进工作方案》,从规划体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丰富产品等方面,明确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推进工作责任主体,细化了责任分工,加强工作协调联动。高标准编制了黄河沿线《东阿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阳谷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东阿县黄河康养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鱼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策划暨概念性规划》《艾山景区总体策划与规划》《景阳冈景区扩建总体策划》等专项规划,为聊城市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坚持项目支撑,夯实文旅高质量发展之基。打造黄河康养度假区项目、鱼山4A级项目、艾山民宿等旅游招商项目;实施了黄河国家森林公园“十三五”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艾山村美丽乡村建设、王道口民俗村提升改造、位山黄河公园、景阳冈景区改造提升等沿黄文旅项目。以王道口民俗村打造为试点,进行村庄亮化,建设了休闲广场、黄河文化馆、村庄小品等,王道口村入选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名单。众多项目的实施,为我市沿黄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坚持深挖资源,丰富黄河文化旅游产品。策划推出主题丰富的旅游线路产品,依托黄河沿线艾山、鱼山等旅游资源,推出黄河+康养旅游、黄河+生态旅游等产品。东阿县艾山牡丹观光节,连续举办了5届,每年吸引游客20万人,并成功创建了3A级景区,打响了旅游品牌,艾山村创建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聊城人游聊城”,重点加强黄河与阿胶、黄河与农业、黄河与运河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黄河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四是坚持文化传承,开展黄河文化文艺创作和遗产保护利用。创作了歌曲黄河大合唱、舞蹈黄河颂、现代京剧《一个木箱》、杂技情景剧《强渡黄河》、山东梆子现代戏《孔繁森》等。深入挖掘沿黄遗产资源,调查梳理沿黄区域的文物点353个,编制了黄河流域文物分布档案,建立非遗保护名录,《阳谷寿张黄河夯号》入选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用于沿黄县(市、区)的文物保护资金共计2284万元,建设提升了张秋山陕会馆戏楼抢修保护工程、东阿刘集苫山古村落抢险工程等15个文物保护和规划编制项目。沙河崖刘邓大军渡黄河指挥部旧址和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被省厅确认为党史教育学习活动场所。
五是坚持优化设施,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与沿黄文旅高质量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效能,促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实施智慧旅游建设,全面提升艾山、鱼山等景区的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改善景区厕所不足、卫生较差等问题,文明旅游程度日益提升;东阿县先后重修了铜鱼路、黄河大堤艾山段、徐艾路等通景公路,实施了全域旅游交通标识导视系统建设,景区通达性进一步提升。
六是坚持区域联合,强化黄河资源宣传推广。积极融入国家、省级层面的黄河旅游联盟,促进沿黄城市间文旅合作。利用阳谷县沙河崖村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指挥部的优质红色资源,推出“红色+黄河”特色旅游产品。强化惠民服务,把沿黄景点列入到免费惠民旅游巴士线路当中,东阿公交公司村村通项目也开设了沿黄专线,把公交车直接开到旅游景区。积极策划网络营销活动,组织“黄河岸边是家乡”网络主题采风活动、黄河文化旅游带媒体采风活动。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被纳入文化和旅游部首次发布的10条黄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红色基因传承之旅线路;东阿县选送的《守住“绿水青山”——山东省东阿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实践》作品,荣获“母亲河·幸福河”黄河文化旅游微视频大赛二等奖和网络人气奖。在东阿拍摄的电影《初心照黄河》在全国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