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正文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电子垃圾直接焚烧构成污染环境罪

日期:2022-03-02    来源:四川法治报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03/02
09:2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垃圾污染 电子垃圾 工业固体废物

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10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涉及医疗废物、过期药品、工业固体废物电子垃圾、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洋垃圾”等各类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其中,一起焚烧电子垃圾污染环境案,被告人将废旧电路板等电子垃圾采取直接焚烧方式处置,最终因污染环境罪获刑。

在陈某勤等焚烧电子垃圾污染环境案中,陈某勤伙同林某燕、蒋某国在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的情况下,在江西省德兴市某村一山坞内建设无任何污染防治措施的焚烧炉,采取直接投炉的方式焚烧废旧电路板、废旧电线等电子废弃物,提炼含铜、金、银等金属的金属锭。经鉴定,该类电子废弃物属于危险废物。

最高法介绍,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电子垃圾逐渐成为生产、生活垃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拆解、利用、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弃机动车船等,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最高法就依法审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3月1日,最高法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法环资庭庭长刘竹梅、环资庭二级高级法官刘小飞出席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最高法新闻发言人李广宇主持。

问:为贯彻实施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人民法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工作措施?

答:一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各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案件。二是坚持损害担责,不断完善污染防治预防性、惩罚性、恢复性裁判规则。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固体废物污染协同治理。四是加强环境司法宣传,提高公众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法治意识。五是凝聚司法防治环境污染国际共识,为国际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今后,人民法院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要求,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水平。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司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导意见。健全裁判规则体系,制定生态环境侵权、林权纠纷、环境资源审判证据规则等司法解释,加强环境资源案例指导,研究噪声污染案件审理规则。强化流域区域系统治理,推进环境资源司法信息平台建设,健全跨区域跨部门司法联动协作机制。

问:我们注意到,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刑事案件占了很大比重。请介绍一下人民法院在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刑事司法是保护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也是最严厉的手段,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将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职能作用,更好落实“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助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一是严格依法审理污染环境刑事案件,严惩相关犯罪分子。二是健全完善刑事裁判规则,确保法律统一、有效实施。三是加强对下监督指导,着力提升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刑事审判工作能力和水平。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