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碳排放 » 正文

“双碳”背景下,环境企业如何主动作为

日期:2022-03-30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郑新钰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03/30
08:3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生态环保 节能降耗 能源消耗

我国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时期,环保企业能否精准服务生态环保行业的新需求?能否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探索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培育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这些都考验着环保企业的智慧。

“近几年,伴随着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尾声,产业发展速度放缓,以资本驱动、规模化驱动的发展模式面临考验,产业利润下滑,下行压力增大。”近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笠钧公开发表的一席话,道出了环境企业面临的挑战。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赵笠钧认为,“双碳”目标的提出为环境企业带来了不少机遇。对环境企业而言,集中发力抢占“双碳”赛道,是布局中长期战略的确定方向。

环保产业有哪些变化?目前有哪些痛点和难点?企业如何在“双碳”赛道中育新机?本期,记者采访到部分环境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专家,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思考、实践和预判。

低垂的“果子”已被摘“难啃的骨头”仍在

2022年是我国开启环境保护事业的第50年,同时也是产业市场化改革的第20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行业取得长足进步。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拥有生态环保相关企业近70万家,5年新增注册企业平均增速达44.31%。

记者了解到,过去整个环保产业以重投资为主,业务推动多是以投资驱动。

“目前,环保领域低垂的‘果子’已被摘,剩下都是一些‘难啃的骨头’。”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举例称,空气治理方面,控制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难度仍很大;同时,土壤治理成本投入高的问题尚待解;此外,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薄弱也是不争的事实。

赵笠钧表示,过去面临的环保问题大多是基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集中在末端治理;未来整个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之后,污染因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环境产业的服务内容也会随之变化。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表示,站在环保行业的角度来看,要以“双碳”目标重新审视污水处理工艺、固废处置途径等,整个行业可能都要面临变革升级,需要重新设定目标和途径。

“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当下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污染防治所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减污与降碳、城市与农村、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保护、新污染物治理与传统污染物防治等问题交织,环保企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赵笠钧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

基于此,赵笠钧建议环境企业重点关注以下几点:首先是精准服务生态环保行业新需求,重点关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质增效、生态修复等方向布局。

其次是打开服务界面,服务绿色低碳发展需求,加大新能源、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布局。

最后是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探索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培育自身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当前,以信息技术、绿色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发展格局。生态环境技术的创新方向也正在向多要素、多介质、多目标协同防治转变,更加注重全要素一体化、精细化环境综合治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更加注重与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解决环境问题也需滴水穿石,并非一日之功。”骆建华认为,环保工作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

从投资驱动到技术产品驱动业务形态升级

值得期待的是,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环保产业内涵被数倍打开,产业责任也数倍增加。

未来环境企业舵转何方?赵笠钧在实践中发现,环保产业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正外部性强。虽然环保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具备了在市场中探索的能力,但投资类的业务绝非是传统环保企业的优势。

首创环保董事、总经理李伏京将行业变化理解为结构性的变革。在他看来,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布局基本完成,未来增量或将放缓。但环保行业细分领域众多,其未来市场空间正渐次打开。

“我国的环保事业实现了‘从0到1’,取得了不俗成绩。随着传统的厂站建设基本上饱和,客户的需求也逐渐提升,因此对环保企业来说,我们提供的服务也必须随之升级。”李伏京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说。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指出,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支撑。

“未来业务将是技术驱动和产品创新驱动。”李伏京认为,企业只有业务升维——不仅仅要能投资厂站建设,而且要能提供系统性的服务治理、技术治理的方案;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通过科技创新,整合或自行开发出适合客户需求的设备、装备、技术,才能够实现业务的提升,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结合公司实践表达了他的看法。李其林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清新环境产业布局正朝着生态化、低碳化、资源化三个方向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一是针对存量客户降本增效、智慧运营、服务升级;二是由原来传统的末端治理向前端治理、过程治理转变;三是打破传统思维,节能减排和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创新,尤其是资源化技术要协同发展,构建智慧环保新业态。

和清新环境一样,先河环保也抓住“双碳”机遇,进行了一系列业务升级。先河环保总经理陈荣强具体介绍称:一是建立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二是自主开发“低碳云”平台;三是建立碳资产体系,参与《碳管理体系要求使用指南》的制定;四是自主研发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开展碳交易业务;五是着手布局碳汇管理开发、“双碳”规划服务,抓牢“双碳”战略为监测行业提供的重大发展机遇。

细分领域仍有市场空间

业内人士提醒,在看到“双碳”带来的产业机遇的同时,环保企业也需要去评估转型带来的成本。

“‘双碳’转型的成本中除了投资、技术、管理、人才培训,传统存量资产转型成本往往容易被忽视。”李其林说。

环保市场新的增量空间具体在哪里?李伏京对此的看法是,传统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如果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去开发其存量,也会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增长。环卫一体化、矿山修复、水务管网建设等细分领域,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可为。

“从单一要素治理变成区域协同治理,比如针对一个园区、一个城市的治理,以及向‘环保+低碳+资源’的方向进军,在我看来是市场未来的增量空间。”李其林说。

此外,行业转型升级需要人才作支撑。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的企业代表均表示,目前企业的创新业务是基于公司人才现状,进行跨领域培养。

“比如原来负责脱硫脱硝的员工,对热能方向比较了解。现在,我们安排这部分员工做降碳类的业务,增强同余热利用、余热发电领域的互动。”李其林称,公司通过和科研机构、高校对接,承接学术成果转化,以此来获取“新鲜血液”。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