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监察 » 正文

湖南生态环境系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日期:2022-04-25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翔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04/25
09:1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生态环境系统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

2022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落实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保持“进”的态势,持续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把握“高”的要求,更高水平、更大力度落实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实现“新”的作为,奋力推进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生态环境部门如何以高水平保护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为了更好以高水平保护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快更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加大“放”的力度。探索建立和实施审批正面清单,明确全省范围内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的项目类型,以及可采取环评告知承诺制的行业、企业,对于列入正面清单的建设项目,不再纳入环评管理范围或可简化程序。同时,进一步拓展环评告知承诺制实施范围,争取对部分项目环评实行豁免管理。加强对第三方环评公司的管理,探索建立效率和文本质量双考核,压缩时限。督促地方党委政府加强招商引资规划与“三线一单”管控措施的有效衔接,提前高标准对接招商引资项目。

优化“管”的方式。探索建立执法正面清单及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加强信用等级评价及“五好”园区评定结果与执法的有效衔接。对信用等级高、管理水平高的做到无事不扰,对信用等级低、管理水平低、有违法行为的加密监管频次,发现违法行为顶格处罚,提升企业守法意识。加强信息化手段在执法领域的应用,以大数据为依托,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水平。推进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压紧压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提升“服”的实效。优化创新审批模式,推行“互联网”线上办理,最大限度做到“不见面审批”,真正实现企业少跑路。对重大项目靠前服务,提前介入,将建设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解决在前段。充分发挥专委会、标委会、专家库等智库作用,常态化推进百名专家进园区入企业纾困解难,做到既严格监管又上门服务,推进问题常态化解决。加强对基层生态环境部门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培育壮大绿色节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绿色环保产业,支持优质企业上市。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减存量”“优增量”并重,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增加清洁能源使用,不断形成能源结构多元合理、能源消费清洁集约的良好局面。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公转铁”“公转水”等方面潜力,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运输为主的格局。推动用地结构调整,严控化肥、农药使用量,促进减量增效,着重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突出问题。

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牢牢抓住以降碳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要求纳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与现有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相衔接,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突出水、气、土、固废、温室气体等要素领域污染物协同控制要求,优化治理目标和途径,增强要素污染防治与碳减排的系统协调性。强化“一江一湖三山四水”重要生态功能区域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与净化功能。在区域、园区层面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开展多层次、多样化试点示范,逐步形成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工作的配套政策和评价指标体系,开创具有湖南特色的绿色低碳工作新格局。

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把握住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扶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开展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建设,规范引导种养业及农家乐、渔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支持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帮助认定一批有机农产品基地,因地制宜培育绿色食品产业,支持建设有机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有机食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针对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机制,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实现生态资源的保值增值,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

完善补偿体系。坚持以案例为抓手,落实《关于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建立完善部门协同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机制。落实《湖南省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全省环境高风险领域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落实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协调财政部门加大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使用额度。完善流域补偿机制,探索加大补偿资金额度。探索建立大气补偿机制或奖补机制,由环境空气质量差的市州适当补偿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市州。

完善宣传体系。持续推进新闻发布会制度,及时向公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环境质量情况。充分利用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节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样化开展宣传活动,加大生态文化产品的产出力度,开发贴近群众生活的实用生态文创产品。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宣传带进基层、社区、企业、校园和家庭。建好用好湖南省生态环境公众参与平台,巩固提升环保设施单位和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水平。创新志愿者服务体系,持续开展“绿色卫士”三下乡活动,打造品牌。

完善信息化体系。加快推进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完善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推动各层级、各部门间数据互联互通与共享应用。启动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运营,推进大数据建设成果在全厅范围的推广与应用。启动智慧生态项目立项和建设,充分利用省部共建有力契机,推动《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试点》落实落地。强化各平台数据的互通共享,互利互惠。

作者系湖南省生态环境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