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节能 » 工业节能 » 正文

薛鹏丽:“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工厂建设思路

日期:2022-06-2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薛鹏丽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06/20
13:1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碳达峰 节能减排 碳中和

21世纪以来,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中国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2015 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中国新发展理念,《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并将“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作为2025中国制造的五大工程之一。

2017 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体系是企业在合规合法基础上的优化,是工业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主要抓手,是制造业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

绿色制造的核心体系由绿色产品设计、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业链构成。为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北京、上海等32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发布了绿色制造体系实施方案和鼓励奖励政策,绿色产品也正逐渐成为顾客选择产品的新指标。创建绿色工厂是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的重点任务、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单元与关键环节,也是促进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提质增效、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 十三五” 期间,我国已紧密围绕《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动绿色制造、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工信部从2017年开始推进绿色工厂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遵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从基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方面,建立了绿色工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体现了绿色工厂评价关注的节能降碳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

截止2022年,工信部发布了6批共计2000余家企业绿色工厂名单,并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持续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建设,有效推动了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从总体上看,为我国工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这一系列政策皆突出体现了“双碳”背景下对“绿色发展”这个主题的重要性和新特征。绿色化、低碳化将成为“十四五”乃至今后几十年工业、产业转型发展的“主旋律”。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导向

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工作要求,对整个工业领域而言,既是压力和挑战,同时也是谋求发展的良机。作为全球制造大国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制造业无疑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石化、钢铁、建材等高碳排放的产业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制约,这也倒逼整个工业体系从粗放式发展转变为精细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此外,一些在工艺、产品、技术、装备等方面具有创新性、低碳性、绿色性的优秀企业也必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倾斜。

我国已经开展了六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创建工作,工业的绿色化和绿色制造初具规模,但当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一些行业依然存在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产品能耗、碳排放居高不下,资源的利用效率仍然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一些重点产品以及关键工艺在绿色设计能力方面技术实力弱;整体工业层面的制造工艺与装备水平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情况不足,污染排放严重,碳排放高。因此,虽然我国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企业数量众多,发展层次不齐,下一步仍需结合“双碳”的新形势、新要求,在标准制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上持续用力。

混“碳达峰、碳中和”赋予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新的要求

“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率先行动起来,绿色工厂创建是在各个行业中挑选出一批绿色先行的示范单位,“碳达峰、碳中和”既是绿色工厂的固有属性,也是前沿阵地,是整个工业企业实现“ 双碳” 目标的样板工程。对于想要创建绿色工厂的企业或者已经成功创建绿色工厂的企业来说,如何将自身的绿色发展与“双碳”发展紧密有机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对企业的新要求和新考验。因此,企业层面应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绿色低碳能力,实现快速转型升级。参考国内外主流企业经验,智慧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可有效推动低碳绿色化;打造循环经济模式,从能源和资源的源头着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碳排放;优化能源结构,优先采用零碳、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构建近零碳能源体系;寻求生态负碳、固碳技术手段和可行方案,最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保障。

建议

一是引导企业在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时,加强碳排放管控的顶层设计工作,为推动企业能源结构优化、持续降碳提供保障。完善和建立与碳管理及减排相关的文件、制度等,掌握自身生产全流程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信息;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碳的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将降碳技术与企业已有的管理、信息技术等有机结合;关注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等负碳技术及手段,寻找匹配企业实际情况和需要的负碳运用空间。

二是提出企业“双碳”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路线图和工作方案,避免运动式的“双碳”行为,并运用市场手段提供倾斜性扶持政策。要认识到“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是系统的集成型工作,要依赖切合实际的最优战略选择,打消减碳与发展相违背的错误思维,明确“双碳”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企业积极开展“双碳”工作并实现稳妥转型。

三是积极鼓励企业运用和开发低碳节能技术,采购和研发低碳节能产品。引导企业在行业内形成低碳技术创新的竞争模式,运用低碳节能技术及手段实现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

四是推进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从产品研发、生产、物流等全流程,构建节能、节水、环保智慧平台,借助平台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持续实现节能减排降碳,有效降低产品的碳属性,提升碳实力。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绿色低碳的采购标准,打造和实现绿色低碳的产业链供应链。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