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大气治理 » 大气监测 » 正文

北京市海淀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日期:2022-07-19    来源:人民号北京海淀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07/19
16:0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空气质量 PM2.5浓度

7月盛夏夜,漫步在海淀大街小巷,翠绿的树,盛开的花,清新的空气,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心情瞬间豁然开朗。抬头,繁星清晰可见;天空,更加明亮开阔。

今年上半年,海淀区深入落实“一微克”行动,加强PM2.5和臭氧协调治理,各部门、各街镇紧紧围绕《海淀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扎实推动落实氮氧化物减排、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城市精细化管控、区域联防联控和提升治理体系能力等6大领域的20项重点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1—6月,海淀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6.2%,空气质量保持城六区最优。

当好政府企业的“环保管家”

百旺绿谷汽修园位于马连洼街道,占地面积180亩,园内共有15家一类汽修单位,行业的高密度聚集,曾导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叠加效应明显,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环比居高不下。对此,区生态环境局多措并举出实招,精准帮扶解难题,力求当好政府和企业“环保管家”。

“海淀区生态环境局针对于行业容易出现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专门组织了环保培训。为了进一步降低废气排放,结合培训内容,我们特意对店里的运行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寰宇恒通售后服务总监李旭介绍。

李旭和记者一起来到店后的危废间,他指着危废间外墙上的一个类似空调外挂机的设备向记者介绍道,“以前这里的味道特别呛鼻,在区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我们安装了废气净化设施,受益很大。”根据帮扶指导,除了危废间,店内针对漆房、打磨房等都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废气持续减排,成为了行业典范。

据了解,为了提升企业环保意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区生态环境局定期组织企业开展集中培训,全面宣贯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标准,结合汽修行业特点,从污染物种类、危害到企业治理现状,从高频易发问题到具体个案个例,通过详实数据、典型案例、具体危害解读。区生态环境局综合执法大队一级科员于新申介绍:“我们通过宣传教育和现场帮扶的方式,从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料的推广使用到密闭空间的作业等等方面,对企业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切实提高企业在环保方面自查自纠的能力。从环节到细节,一微克一微克地扣出更多的‘海淀蓝’。”

为了制定切实可行整治方案,区生态环境局科学研判,把脉问诊定良方,用好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手段,结合实地检查结果,对绿谷汽修园15家汽修企业进行全面摸排、梳理问题、建立台账。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互动等形式,对照台账问题逐一进行剖解,积极听取企业自身问题分析及对行业提升整治意见建议,摸透病因,找准病根。并邀请行业专家、检测机构从行业角度出发,立足材料选用、操作管理和污染防治全过程,集思广益,共商良策。

结合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专项任务需要,区生态环境局开展专项全时执法,完成园区企业全时段、全方位监管。紧盯环境数据,大气科、综合执法大队和监测站不定时进行联合执法,强化执法监测联动,及时规范违规环节,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强化企业遵法守法意识,杜绝产生违法侥幸心理。目前,园区内和周边设置了4个固定式区域自动监测点位,每季度开展走航式监测,利用监测数据,及时锁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高值区域、明确重点企业,进行精准执法。

让生态发展理念“开花结果”

“蓝天白云越来越常见,空气越来越清新,我出去跑步的次数、里程都多了,也经常在朋友圈发蓝天和漫画云的照片。”市民宁宇航的手机App里,记录着他的运动轨迹,社交平台上,也经常晒出海淀的生态美景。

海淀区尽最大努力改善空气质量,蓝天、白云越来越多,雾霾扬尘污染逐年减少,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群众有目共睹。

除了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上半年海淀区四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为历史同期最优。其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26.2%,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分别为54微克/立方米、2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分别同比下降18.2%、33.3%、18.2%。优良天达143天,同比增加18天,优良天数占比达78.5%。

区生态环境局开展氮氧化物减排专项行动。在移动源管控方面,加强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检查,严格车辆检测机构监管,上半年累计检查重柴车2.53万辆次,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759台次,巡查检测场225场次;同时加大力度推广纯电动车辆应用,近200辆出租车完成“油换电”工作。在固定源方面,常态化巩固“无煤化”成果,严厉打击经营性企业非法使用、销售燃煤行为,严防散煤复烧。

针对挥发性有机物,各行业主管部门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通过抽查检测、走访督促、跟踪排查、帮扶指导、专项执法、加强宣传等手段,持续推进推进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产品源头替代,强化重点行业全流程管控,推进产业园区、企业集群等低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上半年开展园区重点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现场指导183家次,检查涉低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及园区企业近千家次。

“我们通过加强统筹调度,采取信息通报、排查反馈、开展约谈、帮扶指导等措施,进一步压实各部门及街镇扬尘管控责任;同时深化‘三尘共治’,加快裸地生态治理和林下植被种植,全区‘揭网见绿’已完成上账805.42公顷,上账完成率达99.7%;推进机械化作业向背街小巷、公园、广场等区域延伸,各级道路尘土残存量均动态达标。”于新申介绍。1—5月,全区平均降尘量3.2吨/平方公里·月,同比降幅66.6%(未扣除沙尘影响)。

下一步,海淀区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让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在海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