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场地修复 » 正文

安徽池州升金湖环保督察整改见成效

日期:2022-10-11    来源: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10/11
15:1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湿地生态 升金湖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

升金湖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西南部池州市境内,总面积33340公顷,是目前安徽省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也是目前全省唯一以珍稀候鸟及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中国鹤湖”之称。

然而,沿湖群众逐湖而居、逐湖而渔、逐湖而耕,导致升金湖生态环境恶化,水质下降到Ⅳ类,越冬候鸟从每年的8万只锐减到3万只。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指出,保护区存在养殖面积过大、水质下降、核心区及缓冲区违法违规建设等突出环境问题。

如何解决历史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原分属市区县三方管理的升金湖主湖面收归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统一管理,下定决心、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推进升金湖退渔还湖、退耕还湿,让生产生活与升金湖生态保护协同共生。

一是还湖于清。实施“三退三还(退渔还湖、退耕还湿、退岸还林)”。完成圩口流转统管5.39万亩,有效恢复湿地面积。开展生态修复,建立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库,种植水生植物20850亩,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强湖泊的自净功能,逐步恢复水质。目前水质稳定在Ⅱ类、Ⅲ类。

二是还湖于净。大力开展“清湖”行动,制定实施《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市县区共投入4亿多元,拆除人工养殖围网75万米、管理用房7000平方米,拆解船只2300多艘,清理水产养殖35处,安置专业渔民1331名,拆除缓冲区专业渔民安居房44户,清退工业企业11个、旅游和农家乐项目9个、畜禽养殖场30处,面积6万平方米。如今,保护区核心区实现了“三无”(无网、无船、无人),越冬候鸟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已超过了10万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1种。

三是还湖于民。通过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于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不能养殖、种植的水面和耕地,按每亩200元、550元的标准发放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金,累计发放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金3800万元。同时,通过村、组将集体的圩口和农户承包土地流转,获取生态效益补偿金,有效的解决了因灾“五年两不收”的困境,村组集体经济收益大幅度提升,农户收益有保证,受到湖区群众普遍赞誉。

四是还湖于治。强化法制保障,出台全省首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地级市政府规章《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推进司法执法联动,设立升金湖保护区生态检察工作站。2018年以来累计查处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案件138起。投入2000万元,建成升金湖智慧监管调度指挥中心。

做好升金湖的保护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池州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结合自然教育、生态体验,发展生态旅游,将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长三角林长制改革先行示范区。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