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流域治理 » 正文

黄河发源省青海“两屏护水”葆源头活水丰沛纯净

日期:2022-10-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隽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2
10/25
15:5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

图为青海省海东市境内化隆段黄河。(资料图) 李玉峰摄

10月25日,记者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该省提出“两屏护水、三区联治”守好筑牢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黄河源头生态环境,永葆源头活水丰沛纯净。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源头活水被称为“水中钻石”。该省境内黄河干流长度1694公里,占黄河总长的31%,多年平均出境水量达264.3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径流量的49.4%,既是源头区,也是干流区,出省干流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该省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统筹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生活节水,西宁市被命名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针对三江源和祁连山等区域属高寒干旱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脆弱且易发生退化,遭到破坏后恢复难度大且过程缓慢,短期内难以全面恢复等问题,青海省布局“两屏护水、三区联治、一群驱动、一廊融通”格局,既守好筑牢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又加强河源生态保护修复区、泛共和盆地荒漠化治理区、河湟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联保联治,同时把兰西城市群青海部分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动力源,打造以河湟文化为核心的千里黄河文化走廊。

据了解,青海省明确流域区域功能定位,不断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分区分类推进保护和治理,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探索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多种模式和实现路径,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培育兰西城市群经济增长极,建设对外开放通道枢纽,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该省将“三区”联保联治为重点,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着力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