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秋以来,砀山县认真分析空气质量下降形势,溯源解析,精准把脉,协同发力,持续推进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截至目前,全县PM2.5年均值为35.6微克/立方米 ,较去年同期下降13.2%;空气优良天数为222天,与去年同期持平,在全市排名第二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一是强化精细化管控。组织召开全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系统分析大气质量下降原因,加强大气治理联席会议调度,研究修订《砀山县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按时保数据、按日保优良率、按微克降PM2.5”精细化管控要求,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及时约谈提醒住建、交通、公安、市场监管等行业部门,督促行业部门制定整改方案,全面落实监管职责,形成攻坚合力,协同管控治理。
二是强化扬尘治理。成立专项检查执法组,对辖区所有建筑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控尘措施和环评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督促施工企业落实各项扬尘防控措施,强化渣土车运输监管,严格落实建筑工地、裸露地块、沙场堆料覆网、洒水、喷淋等抑尘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协调住建、城管等部门加大重点管控区域道路保洁和洒水频次,有效落实建筑工地和道路抑尘措施。
三是强化机动车排放监管。采取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公安交警部门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的联合执法监管机制,会同公安交警、交通运管等部门在重点管控区合理划定柴油货车、渣土车等高排放车辆限行路段,悬挂限行标识,开展常态化路检路查,严厉查处排放不达标车辆上路行驶。加强对辖区内3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督检查,严把机动车排放检验关,加大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机动车环保检测弄虚作假行为,切实降低尾气排放污染物。
四是强化源头防治。采取日常巡查、夜间和节假日突击检查及在线监控等非现场执法方式,坚持“统源管面”,加强对辖区烟气排放企业、燃煤锅炉供暖企业、加油站等网格化监管,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严控“散乱污”燃煤小锅炉“死灰复燃”,狠抓城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加强露天焚烧垃圾、农作物秸秆、树叶杂草等巡查监管,多渠道推进大气污染治理。